辣椒種業基地。柘城融媒體中心供圖
七月的豫東平原,晨露還掛在三櫻椒的葉片上,柘城縣申橋鄉的田間已經忙碌起來。種椒大戶張運啟蹲在田埂上,指尖拂過半尺長的辣椒枝,一串串青綠色的小辣椒像翡翠般掛滿枝頭。
“再有倆月就能摘了,今年長勢不錯,預計畝產干椒能超300斤。”他身后,200畝辣椒田連成片,村民正忙著薅草、打杈,晨光里的田野涌動著豐收的期待。
在柘城縣農業農村局,一系列歷年發布的辣椒產業相關文件被翻得卷了邊。近年來,該縣圍繞辣椒產業發展,從土地流轉、金融支持到風險防范、用工保障,出臺了一整套優惠政策體系。這讓張運啟這樣的種植大戶吃下了定心丸。
“除了補貼,縣里統一提供的良種每畝能增產20%,比5年前的老品種抗病性強多了。”張運啟算起賬來,“就算行情波動,每畝也能穩賺3000元。”
如今,柘城縣40萬畝辣椒田實現規?;N植,形成了10個萬畝綠色基地、106個專業村,年產干椒12萬噸。2025年地理標志區域品牌“柘城辣椒”的品牌價值63.12億元。
走進柘城辣椒大市場,雖然尚未迎來交易旺季,電子交易大廳的屏幕卻已熱鬧起來。市場信息員盯著實時數據,這些將同步上傳至農業農村部信息平臺。這里是江北最大的辣椒專業市場,也是全國辣椒價格的“晴雨表”。
商戶陳輝的3000平方米冷庫,目前正儲備著陜西、甘肅等省份的早熟品種,“最近開始騰庫存了,就等本地辣椒上市。”這個返鄉創業的大學生,去年通過電商平臺賣出2000噸干辣椒,今年早早和多家火鍋企業簽下預售合同,“線上預訂已經開始,市場前景比較樂觀。”在北科種業的實驗室,科研人員正對新培育的品種進行抗病蟲害檢測。“這個品種比普通三櫻椒早熟10天,辣味物質含量高20%。”公司負責人梁圣尊拿著檢測報告說,他們培育的多個品種,已在全國6大主產區推廣260萬畝,“現在每天能接到20多個預訂電話,都是等著秋收后換種的。”
產業鏈延伸讓辣椒價值倍增。三櫻匯食品公司的生產線上,工人們正在調試設備,為即將到來的加工旺季做準備,他們的辣椒產品已經銷售到亞洲、歐洲多個國家和地區。
“去年加工1.5萬噸辣椒,今年要沖刺2萬噸。”董事長陳傳魁指著新上的無菌灌裝線說,這條生產線能將辣椒加工成20多種產品,“深加工后,每斤辣椒能增值3倍。”
數據顯示,目前柘城縣有15萬椒農從事辣椒種植、加工、冷藏、物流、營銷,近2萬名辣椒經紀人活躍在大江南北,年交易量150多萬噸、交易額突破200億元,輻射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產品出口美國、加拿大、英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全國辣椒進柘城、柘城辣椒賣全球”的交易格局。(石國慶、王玉興、程明輝)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263-358776-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