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旋律,婉轉的歌聲,飄過紅墻黃瓦,在夏日里涌動起青春節奏。近日,2025年“鼓嶺緣”中美青少年合唱周在北京和福州兩地舉行。活動以"歌唱和平"為主題,中美兩國近三十支青少年合唱團相聚北京、福州,用音符搭建起年輕心靈間的情感橋梁。
音樂的力量,穿越山海,跨越語言。
十年前,在美國華盛頓州塔科馬市林肯中學,中美學生為來訪的習近平主席夫婦唱響《在希望的田野上》。
歷史的回響總在動人處銜接。曾教唱《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林肯中學教師琳恩·艾森豪威爾,此刻正在北京的中央歌劇院里聆聽孩子們的合唱。這位七次踏上華夏土地的教育者,通過音符與中國締結了深刻牽絆。
習近平主席曾指出,中美關系基礎在民間。鼓嶺佳話,是習近平主席親自推動中美民間友好交往的見證。從1992年首次得知一對美國夫婦對中國一個叫“鼓嶺”的地方充滿眷念;到2012年在華盛頓生動講述了這段鼓嶺情緣;再到2023年在美國會見“鼓嶺之友”的成員們;2024年6月24日,習近平再次為"鼓嶺緣"活動致信寄望:“青年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中美關系的未來在青年。”
歌曲《鼓嶺》的曲調,見證著兩國青年的心意相通。
在本次活動的排練期間,美方指揮細心指出中國音樂的發聲特點,中方老師帶領解讀美國音樂中獨特的情感韻律。
排練之外,美國少年們的目光聚焦于博物館內青銅器的紋路,中國學生熱情細述漆器工藝的精妙,東方古老智慧在年輕的好奇中流轉,跨越文化的聯絡悄然建立。心靈共鳴的曲目不需要語言翻譯,它不僅幫助少年們相互理解與尊重,更為未來的交流埋下豐滿的種子。
歸期將至,兩國青少年的日志已布滿友誼與文化的印記,他們手機里拍下見到的工藝品與美食,電腦里寫下回去講給家人的故事。舞臺重歸平靜,但少年們唱響的每個音符,都如投向廣闊心湖的石子,激蕩起友誼與和平的漣漪,在太平洋兩端久久回蕩。
統籌:畢曉洋
編導:盧燁
攝影:高潔 丁林 盧燁 牟宇 姜克紅 林凱
編輯:許睿 李賀
攝制:盧燁工作室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263-359908-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