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人們有個誤判,就是上山下鄉只能出文學和干部人才,甚生有人開玩笑的說下鄉知青名人說相聲的多,就是出不了科技人才,上山下鄉造成了我國科學技術人才的斷層。其實這叫沒有調查的誤判。我帶著好奇心在科學界做了一番調查。結果有驚人的發現。從“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院士名錄中看到,有過知青經歷的科學院士48個。大家都知道,只有本人科學技術達到世界水平,才能被評選為院士。
“知青”院士名錄
1、陳 竺,江西省信豐縣、橫峰縣插隊,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法國科學院院士。系統生物醫學研究。
2、楊 衛,陜西省延川縣馮家坪公社聶家坪大隊插隊,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固體力學研究。
3、趙國屏,安徽蒙城插隊,中國科學院院士。微生物基因組學和生物信息學,微生物代謝、代謝調節和合成生物學研究。
4、唐本忠,湖北省潛江市熊口農村插隊,中國科學院院士。炔烴高分子合成方法論的開發及其功能的探索,聚集誘導發光現象的研究。
5、付賢智,福建邵武蓮塘公社芹田大隊插隊,中國工程院院士。光催化研究。
6、白春禮,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二師十八團,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化學會榮譽會士(成為獲此殊榮的第一個中國人);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印度科學院榮譽院士;德國工程院院士;丹麥皇家文理學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學會外籍會員。納米科學領域的先驅之一。
7、王 浩,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一師三團,中國工程院院士。水資源研究。
8、南志標,山丹軍馬二場草原隊插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西部牧草、鄉土草遺傳與選育地基礎研究。
9、鄭曉靜(女),湖北省麻城縣白果公社插隊,中國科學院院士(數理學部),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工程學部)。固體力學研究。
10、程津培,山西省平陸縣張店公社插隊,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有機化學研究。
11、彭實戈,山東臨沂縣唐河鄉小東嶺村插隊,中國科學院院士。應用數學研究。
12、王志新,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第十團第三十八連,中國科學院院士。生物物理研究。
13、翟明國,新疆軍馬場,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
14、江億,內蒙古四子王旗插隊,中國工程院院士。建筑節能研究。
15、祝世寧,江蘇盱眙縣明祖陵管鎮公社插隊,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代工程和應用科學研究。
16、朱有勇,云南省個舊市插隊,中國工程院院士。農業生物多樣性工程研究。
17、陳孝平,安徽阜陽插隊,中國科學院院士(生命科學與醫學學部)、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學院榮譽院士。外科臨床、教學和研究。
18、饒子和,江蘇省興化縣周莊公社插隊,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主要從事與重要病毒和腫瘤相關的蛋白質結構、功能以及創新藥物的研究。
19、林忠欽,四川省宜賓縣雙龍鄉插隊,中國工程院院士。主要從事薄板產品制造與質量控制研究。
20、沈巖,陜西省延安縣插隊,中國科學院院士。基礎醫學研究。
21、楊寶峰,吉林大山林場插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重大心臟疾病研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
22、趙進東,四川省忠縣插隊,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植物生理特別是光合作用的研究。
23、張澤,內蒙古插隊,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期從事先進材料的電子顯微結構研究。
24、鄧軍,湖北省洪湖縣燕窩公社插隊,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地球科學與資源研究。
25、 李蘭娟(女)浙江紹興夏履鎮回鄉知青,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學研究。
26、 屈志國,內蒙古五原縣插隊,國際牙醫師學院院士(國際牙醫師學院成立于1926年,是由全球最優秀牙醫師組成的國際著名口腔醫學組織,同時還是口腔醫學領域杰出貢獻者的專業評價機構,授予的院士稱號也是全世界牙醫師的最高榮譽稱號)。口腔醫學研究。
27、 林琿,南昌近郊縣插隊,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研究。
28、 丁仲禮,浙江嵊5州回鄉知青,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
29、 趙政國,湖南農村插隊,中國科學院院士。高能物理研究。
30、 崔向群(女),江西生產建設兵團農機連,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天文光學研究。
31、 段寶巖,河北冀縣插隊,中國工程院院士。主要從事電子機械、機電控制與自動化、工程結構優化等方面的研究。
32、 許寧生,廣東省普寧縣插隊,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期從事真空微納電子學研究。
33、 陳純,浙江象山插隊,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期從事計算機應用領域的前沿科學研究。
34、 田中群,廈門知青,中國科學院院士。固體表面物理化學研究。
35、 王恩哥,遼寧省遼中縣烏伯牛公社插隊,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美國物理學會會士,英國物理學會會士。凝聚態物理研究。
36、 張洪程,江蘇通州回鄉知青,中國工程院院士。水稻、小麥等主要糧食作物栽培耕作的教學、科研與示范推廣工作。
37、 孫世剛,四川萬縣回鄉知青,中國科學院院士。化學研究。
38、 劉旭,河北定州市回鄉知青,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期從事作物種籽資源的研究。
39、 喻樹迅,湖北麻城回鄉知青,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棉花體系“973” 項目首席科學家。
40、 翟虎渠,江蘇漣水回鄉知青,印度、俄羅斯、羅馬尼亞農科院院士。長期從事作物遺傳育種研究、農業大學和科研院所的教育與管理工作。
41、 馬志明,四川省渡口市插隊,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國家“973”計劃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核心數學的前沿問題”項目首席科學家。
42、 龍以明,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插隊,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研究指標迭代理論,在國際上率先系統地建立了辛道路的指標迭代理論,并成功地應用于非線性哈密頓系統周期解軌道的研究。
43、 郭鴻,四川邛崍縣插隊,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主要研究領域為納米電子學電輸運理論,電子器件物理,材料物理,統計物理和計算物理。
44、 丁文江,上海到江西插隊,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性能輕合金材料與加工技術的研究。
45、 李元元,1973年10月上山下鄉,中國工程院院士。金屬材料近凈成形工程技術研究。
46、 周其林,南京近郊農村插隊,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從事不對稱催化合成方面的研究。
47、 于起峰,南寧市心圩公社插隊,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光測實驗力學和測控光測圖像技術領域著名專家。
48、 武維華,山西孝義縣回鄉知青,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從事植物細胞信號轉導分子機制、植物細胞跨膜離子運輸調控機制、植物高效利用養分及抗逆的生理及遺傳調控機制等方面研究。
。
這些不完全的統計說明,自然科學的人才,并沒有因為上山下鄉而發生“斷層”。從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的角度衡量,這些腳踏實地的從知青到院士的自然科學家,對當今社會發展的貢獻決不應忽略。因為過去宣傳不夠,造成了大家不了解,而出現了誤判。
共和國的故事,知青的故事,是進行社會教育的良好教材。他們的事跡就是我們共和國前進的足跡。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33-245667-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