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朱劍鋒
在廣袤的中原大地上,平輿縣萬金店鄉土店村正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走進土店村,一幅和諧美好的鄉村畫卷徐徐展開:寬敞整潔的道路、設施齊全的文化廣場、安居樂業的村民……這一切的背后,離不開一個人的辛勤付出與努力,他就是平輿縣人大代表、土店村黨支部書記李新立。在五一勞動節之際,駐馬店廣播電視臺記者走進土店村對李新立進行了專訪,探尋他帶領村民建設美好家園、傳承孝善文化的故事。
初心如磐 勇挑鄉村發展重擔
李新立在村委會工作已有30多年,談及當初投身鄉村工作的緣由,他目光堅定地說:“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對這片土地和鄉親們有著深厚的感情。看到村里曾經矛盾糾紛不斷、發展滯后,我就下定決心要為家鄉做點實事,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懷著這份初心,李新立扎根基層,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地推動著土店村的發展。
多年來,李新立見證了土店村的每一個變化。從最初村里基礎設施落后,到如今道路硬化、水電暢通;從村民收入微薄,到現在特色產業蓬勃發展,村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從鄰里之間矛盾頻發,到如今互幫互助、和諧共處的文明鄉風蔚然成風,每一項成果都凝聚著他的心血和汗水。
如今,文化廣場上戲曲聲悠揚,老人們聽著戲曲曬著太陽,享受著愜意時光;產業園里,機械石磨勻速轉動,油香氣彌散而來。這個曾默默無聞的中原村落,憑借"孝善文化+富民產業"雙輪驅動,近三年蛻變為遠近聞名的文明和諧典范村。
“這些年的努力沒有白費,看到村子越來越好,鄉親們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我覺得一切都值了。”李新立欣慰地說。
開運動會 激發鄉村動力活力
今年五一勞動節,李新立策劃組織了土店村首屆孝善文化農民運動會。“五一勞動節是勞動者的節日,舉辦這次運動會,一方面是想讓村民們在勞動之余,能夠放松身心,增強體質;另一方面,也是想通過運動會這個平臺,進一步弘揚孝善文化,促進村民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營造和諧的鄉村氛圍。”李新立介紹說。
運動會當天,土店村委文化廣場熱鬧非凡。參賽隊伍入場時,每組舉著隊牌,喊著響亮的口號,充分展示了新時代農民的風采。運動會項目豐富多樣,極具特色。勞動技能類的鋤地比賽,讓村民們在比拼中展現農耕文化的魅力;孝善文化類的孝心接力賽,“為老人洗腳”的環節溫馨感人,弘揚了傳統美德;趣味運動類的“保齡球”比賽充滿歡樂,參賽者用籃球砸向礦泉水方陣,現場氣氛熱烈。
運動會結束后,一場溫馨的孝善餃子宴開啟。大家圍坐在一起,吃著餃子,分享著運動會的快樂與喜悅。在歡聲笑語中,鄰里關系更加和睦,孝善文化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傳承和發揚。
這次農民運動會的成功舉辦,得到了村民們的一致好評。“這樣的活動太有意思了,不僅讓我們鍛煉了身體,還增進了大家之間的感情。希望以后能多舉辦一些這樣的活動。”一位村民高興地說。
體察民情 村民利益放在首位
2020年7月,土店9組村民李得喜家意外失火,得到消息后,村支書李新立立即組織村民救火。李得喜的兒子李小昌燒傷嚴重,在住院期間,他協調各方力量為李小昌籌集3萬元住院資金,讓李小昌得以及時救治。出院后,李新立組織其他村民為李得喜家修繕房屋,辦理低保,提供公益性崗位,使李得喜家得以維持生計。
2022年1月,疫情期間,李新立始終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帶領村干部和志愿者對全村進行排查,并對從外地回來的村民,測量體溫,詳細詢問行程軌跡,進行居家隔離。
2024年8月,土店村遭遇連續暴雨,部分路段、莊稼地里積水,嚴重影響村民的出行和收成。李新立就帶領黨員干部現場排水,減少損失。大李莊老人李氏已經80多歲了,家人常年在外務工,家里只有殘疾的孫子。李新立得知李氏突然生病,立即到李氏家親自背著她上車送到醫院并親自照顧。 土店村李秀彬夫婦二人年老體弱,經常生病,商量由他們的四個兒子輪流贍養,但是二兒子不同意,產生矛盾。李新立帶領村組干部到現場,給二兒子講傳統文化和村里的孝善文化,最后終于同意和兄弟們輪流贍養老人。
“作為一名扎根基層的人大代表,我始終堅持‘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信念,將村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聽民意、惠民生、解民憂,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我努力踐行人大代表的初心使命,認真履行人大代表的工作職責,時刻彰顯出新時代人大代表的責任與擔當,全面發揮人大代表的橋梁紐帶作用,為土店村的繁榮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李新立告訴記者。
黨建引領 激活鄉村發展動能
李新立深知,要實現鄉村振興,必須發揮好黨建的引領作用。“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只有把村黨支部建設得堅強有力,才能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李新立說。
在李新立的帶領下,土店村黨支部把黨建作為統攬轄區工作的著力點,以五星支部創建為抓手,打造出了一支懂黨建、會發展、善治理、能帶富的高素質社區黨組織隊伍。通過扎實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活動,加強黨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黨員黨性修養和責任意識。同時,注重從優秀青年、致富能手中培養發展黨員,為黨組織注入新鮮血液。
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土店村黨支部還建立了黨員聯系群眾制度,每名黨員聯系若干戶村民,及時了解群眾的需求和困難,幫助解決實際問題。“黨員就是要沖在前面,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只有這樣,才能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李新立說。
問及村委治理秘訣,墻上的宣傳標識已經給出答案:左側“文化潤心”標注道德講堂等12項載體,右側“產業強基”列出5大產業,中間“治理創新”串聯8項制度,共同托起黨建引領的主線。 在黨建引領下,土店村各項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村里先后獲得“先進民調單位”、“四零”創建村、“駐馬店市健康村”、“市級民主法治示范村”、“駐馬店市‘楓橋’經驗先進單位”、“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委員會”等榮譽稱號 ,成為鄉村發展的典范。
產業興村 拓寬村民致富之路
精神文明建設離不開物質文明筑基,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礎。為了增加村民收入,李新立立足土店村實際,圍繞“一村一品”做實特色主導產業,倡導“綠色、生態、有機”的發展方向,積極探索產業發展新路徑。 按照縣委、縣政府建“三園”工作思路,土店村牢固樹立“拼經濟就是拼營商環境”“拼營商環境就是拼服務”理念,借助縣“三園”同構的東風,傾力打造特色加工園區。目前,村里已擁有森浩沙發廠、忠旺門業、淫羊藿基地、郭保國養牛合作社、紅超養牛合作社等多家企業,正在和永強戶外對接加工點。這些企業的發展,輻射帶動周邊近500名群眾在家門口就業,人均增收一萬余元。
“以前村里年輕人都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和孩子守家。現在村里有了產業,大家不用再背井離鄉,既能照顧家庭,又能有穩定的收入。家門口上班,省了房租伙食,務工群眾每月至少到手2000元,照顧老人孩子兩不誤!”李新立說。
在發展產業的過程中,李新立始終堅持問需于企,當好企業“店小二”。為企業提供政策、資金、招工、銷售等多方面的服務,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森浩沙發廠廠長李書玲對土店村干部的服務贊不絕口:“土店村干部非常務實,在我們企業發展的過程中給予了很多幫助。有了他們的支持,我們才能安心發展生產。”
除了工業企業,土店村還注重發展特色農業。村里成立了振慈種植合作社打造特色農業產業基地,流轉土地700余畝發展中藥材淫羊藿種植,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有效帶動了50余戶群眾參與種植,畝產值達3萬元。土店通過規模化、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增加村民收入。
文化鑄魂 弘揚孝善文明新風
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李新立也十分注重鄉村文化建設。他深知,文化是鄉村的靈魂,只有讓優秀傳統文化在鄉村生根發芽,才能凝聚起鄉村振興的強大精神力量。從2022年5月開始,土店村每月1號和15號為村里65歲以上老人舉辦孝善文化活動,開設“孝善”文化大講堂,辦孝心餃子宴。
每月1號和15號,志愿者們早早地來到現場,準備食材、布置場地。切菜、拌餡、和面、包餃子……大家分工明確,相互協作,現場一片忙碌而溫馨的景象。餃子煮好后,志愿者們將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餃子端到老人面前,陪他們聊天、拉家常,讓老人們感受到家的溫暖。
在孝善文化活動中,除了餃子宴,油條、蒸面條等地道美食也會輪番上桌,還有文藝演出、免費體檢、免費理發、給老年人集體過生日等環節。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不僅豐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弘揚了中華民族尊老、愛老、孝老的傳統美德。
如今,土店村已經形成了濃厚的敬老、愛老、孝老、尊老氛圍,孝善文化深入人心。 這份溫暖已持續三載有余,好婆婆李小平照料癱瘓兒媳八年、好媳婦李小芬帶著婆婆參加“孝善洗腳”化解積怨等故事,成為村民口口相傳的“活教材”。曾冷戰多年的鄰居,經調解后共同栽下“和解樹”;昔日爭吵的婆媳登上“孝善紅榜”,成了村民學習典范。
為了確保孝善文化活動的常態化開展,土店村成立了群眾組織“孝善文化協會”,制定了《孝善文化協會管理制度》《孝善文化協會運行制度》等多項制度。同時,組建了健康使者、孝老愛親、扶貧幫困、環境整治、文藝演出等7支志愿者服務隊,目前服務隊人員總數現已達到136人 ,為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除了孝善文化活動,土店村還積極開展移風易俗工作,通過制定村規民約、成立紅白理事會等方式,引導村民抵制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尚。如今,移風易俗在土店村已成為全村黨員干部群眾的共識,文明之風吹遍了整個村莊。
展望未來 砥礪前行再譜新篇
土店村的孝善文化活動經過《學習強國》平臺、駐馬店廣播電視臺、平輿融媒體等多家媒體報道后吸引來了諸多愛心企業家的參與和支持,在愛心企業的幫助下,該村加工的孝心餃子即將進駐超市。“我們村的傳統美食‘土店豆腐’也正在申報非遺,下一步我們將借助電商直播,爭取讓我們村的土特產飛向全國。”村黨支部書記李新立透露的發展藍圖,折射出傳統村莊的現代化轉型。
回顧過去的發展歷程,李新立感慨萬千;展望未來,他信心滿滿。“鄉村振興潛力無限,農村工作大有可為。下一步,我們將繼續以黨建為引領,持續推動產業發展,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深化孝善文化建設,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強鄉村治理,提升鄉村治理水平,努力把土店村建設成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李新立堅定地說。
在采訪的最后,李新立表示,他將繼續扎根基層,堅守初心,為土店村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讓美德可感、產業可觸,鄉村善治就有了源頭活水。我相信,在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土店村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李新立的話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
從“孝心宴”升騰的煙火氣,到共同富裕加工園閃爍的電子屏,當傳統文化邂逅現代治理,當德治基因注入產業血脈,鄉村振興便有了破譯密碼的鑰匙。李新立,這位樸實的鄉村干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他以孝善為筆,以活力為墨,在土店村這片土地上繪就了一幅鄉村振興的新畫卷。他的故事,激勵著更多的人投身鄉村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11-353133-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