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廣視融媒訊】(通訊員 張華)沈薈祥,今年40歲,在基層摸爬滾打了十幾年,具有豐富的農村工作經驗。2017年,人事調整、組織分工讓沈薈祥主管正陽縣永興鎮脫貧攻堅工作。
為謀求良方,沈薈祥一上任就帶領兩名扶貧辦工作人員深入正陽縣永興鎮各村走訪調查,與村支書、第一書記、扶貧專員等交談,和老黨員、老干部、貧困戶座談,同群眾談心交心等。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一份以“黨建引領,攻堅克難,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報告出爐,真實的現狀、詳實的數據,準確的定位、合理的提議和有理有據的扶貧方略得到了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于是,正陽縣永興鎮成立了鎮、村兩級脫貧攻堅責任組和脫貧攻堅指揮部,對鎮扶貧辦人員進行了重組,對個別駐村第一書記和扶貧專員進行了調整,對包村干部進行了優化分包等。與其同時各扶貧制度、紀律、措施等相繼實施,很快一場轟轟烈烈的脫貧攻堅戰在全鎮全面打響。
在沈薈祥的提議下,永興鎮組織開展逐村觀摩、逐村督導、逐村評比,組織扶貧辦、民政、社保、電力等部門人員開展脫貧攻堅政策宣講團、巡回宣講,舉辦全鎮扶貧干部政策培訓、解讀等活動,使黨的扶貧政策深入人心。
為方便脫貧攻堅“上情下達、下情上達”,沈薈祥在正陽縣率先推行了各村責任組長、第一書記、扶貧專員“每周一脫貧攻堅例會日”制度,主要是傳達上級精神、聽取工作匯報、解決疑難問題、安排一周工作要點等,效果很好,得到了縣有關領導的肯定。
“通過調查發現,貧困戶致貧原因大都是因病造成的。”沈薈祥說,在健康扶貧上,重點抓好了“9種大病”和“28種慢性疾病”的免費普查、檢查和義診工作,組織人員按“病”分類,以紅、黃、藍、綠等顏色來代表不同“病”的類型,先后創建和完善了“七色健康扶貧檔案”,做到“看色識病”、精準管理、服務等,先后被省、市電視臺制成專題節目推廣。
由沈薈祥建議,永興鎮通過“內培和外引”的方式,先后培育本地興盛肉牛、湖羊養殖、蔬菜、瓜果等特色養殖、種植等7大產業扶貧基地,與正陽食品、新地春天、正花集團、天潤農業等11家大型企業簽訂帶貧協議,成功引資一個2600萬元的“正陽農副產品加工”基地等,先后帶貧貧困上818戶,實現了產業帶貧全覆蓋。2017年底全鎮脫貧135戶302人,超額完成縣下達的脫貧工作指標,其中小陳貧困村實現了整村脫貧。
為消除貧困人口“等、靠、要”的思想,沈薈祥圍繞“兩率一度”,通過逐村在貧困戶中開展脫貧攻堅有獎知識問答、公益崗位、“四美”庭院評獎、“愛心超市”等多種智志相扶活動,激發貧困人口的內生動力,讓貧困戶靠勤勞雙手摘帽脫貧,提高了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在脫貧攻堅“百日總攻行動”中,沈薈祥結合危房清零、六改一增、人居環境等工作,建議實行了黨建組、業務組、產業扶貧組等七個專業組作戰,建立脫貧攻堅“網格化”管理,細化工作指標、量化任務措施,把責任落實到人、把壓力傳導到人、把獎懲兌現到人,取得可喜成效。
行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根本保障。沈薈祥統籌抓好教育、醫療、電力、民政、金融、飲水、住房等政策落實和光伏發電、扶貧車間等貧困人口的增收工作。目前,全鎮貧困戶退出206戶428人,較好地完成了上級下達脫貧任務。吳相、萬安、小陳三個貧困村實現了整村脫貧和“五通四有”目標。
在脫貧攻堅中,沈薈祥始終堅守在扶貧前言陣地,既當指揮官又當戰斗員。沈薈祥嚴以律己、率先垂范,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經常5+2、白加黑、加班加點,堅持工作。沈薈祥在腳患疾病做了手術,急需修養時,還不顧醫生及領導勸阻,仍一瘸一拐堅守在扶貧一線,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產黨人滾石上山的扶貧精神,以嬌人的戰績贏得了脫貧攻堅“勛章”。2017年,沈薈祥先后被評為駐馬店市優秀共產黨員、駐馬店市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13-223063-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