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1日電 據“市說新語”微信公眾號消息,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修訂發布《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使用年限和再生利用通則》(GB/T 21097—2025)國家標準,將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實施。該標準聚焦老舊家電超期服役引發的安全風險隱患及廢舊家電不當處置造成的環境污染風險,通過明確家用電器安全使用年限與再生利用技術要求,著力構建完善的產品全鏈條管理體系。
標準規定產品在設定的使用年限內要保證穩定可靠。生產者應綜合考量家電生產、使用、維護等全環節的影響因素,借助風險管理與風險評估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保障產品在設定年限內能夠穩定可靠地使用。
標準規定產品使用年限不得低于主要(零)部件的“三包”期限。安全使用年限的確定應依據客觀統計數據與科學試驗方法,同時不得低于 “家用電器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 中所明確的主要(零)部件的三包有效期年限,確保年限設定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標準要求明確標注產品的使用年限及超期使用風險提示。生產者要以自我聲明的方式,在產品或說明書中采用清晰的文字或符號標注使用年限及超期使用風險提示信息。
標準規定產品使用年限的起始計算時間為首次購買或專業安裝日期。安全使用年限的起始時間以消費者首次購買日期為依據,對于需要專業人員安裝的產品,則從首次安裝完成日期開始計算。
標準要求產品的設計階段就要充分考慮再生利用。在設計生產環節便對回收利用的環境影響與資源消耗進行評估,優先選用易回收、低污染的環保材料與工藝,從源頭提升產品的可再生利用性。
標準要求產品的回收處理階段應堅持重復使用優先。在回收處理環節嚴格遵循“再使用優先于再生利用”這一重要原則,最大限度地實現元器件和零部件的再次利用。
標準發布實施后,將有助于推動我國家電質量安全管理模式從“事后監管”向“全周期防控”轉型,打通生產、消費、回收各環節,為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提供可操作的實踐路徑。同時,有助于引導消費者樹立科學安全的消費理念,使消費者更加關注家電的使用年限,避免使用超期服役產品帶來的安全風險。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188-359994-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責任編輯 / 詹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