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在國新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一系列數據,展現“十四五”稅收改革發展成績單。
“十四五”時期,中國經濟實現平穩增長,稅務部門累計征收的稅費收入預計將超過155萬億元,占全口徑財政收入的80%左右。其中,稅收收入(未扣除出口退稅)將超過85萬億元,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的財力基礎不斷夯實。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胡靜林在會上介紹,“十四五”時期,國家出臺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預計達到10.5萬億元,辦理出口退稅預計超過9萬億元,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向好、向新。
據統計,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9.9萬億元,預計到今年年底將達到10.5萬億元,年均新增減稅降費超2萬億元。
從政策導向看,聚焦支持科技創新和先進制造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新增減稅降費3.6萬億元,占比達到36.7%;從受益主體看,在各類經濟主體中,包括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在內的民營經濟納稅人,新增減稅降費7.2萬億元,占比達到72.9%;在各類規模企業中,中小微企業共享受新增減稅降費6.3萬億元,占比達到64%。
稅務登記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國涉稅經營主體突破1億戶,比2020年凈增加3000萬戶,顯示出中國市場活力足、韌性強。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十四五”期間,實體經濟穩中提質,制造業銷售收入占全部銷售收入比重保持在29%左右,高技術產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長13.9%;民營經濟發展穩中有升,今年上半年民營經濟銷售收入占全部銷售收入的71.7%,比2020年提升了2.8個百分點;區域經濟發展穩中增效,縣域經濟銷售額、省際間貿易銷售額占全部銷售額的比重,比2020年分別提升了1.5個點和3個百分點。
稅制改革和減稅降費為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持。以個人所得稅為例,今年剛剛結束的個稅匯算與2020年初次匯算相比,享受專項附加扣除的人數達到了1.19億,增加了55%,減稅金額增長了156.5%,2020年是1160億元,今年增加至近3000億元。
稅收政策還有力地支持了科技創新。“十四五”期間,中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不斷優化、力度不斷加大,其中2024年度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3.32萬億元、享受戶數61.5萬戶,較2021年度分別增長25.5%和16.7%。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188-360684-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