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大灣區集成電路與系統應用研究院展廳內展示的集成電路芯片生產流程。本報記者 蔡迅翔 攝
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研發的納米產品。本報記者 蔡迅翔 攝
松山湖科學城展覽館。本報記者 蔡迅翔 攝。
時間:5月11日
地點:廣州市
考察點:廣東省大灣區集成電路與系統應用研究院
學習內容:學習創新平臺建設、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發展等方面經驗
簡介:廣東省大灣區集成電路與系統應用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8月,以廣州為中心,發揮香港、澳門開放窗口優勢,匯聚創新資源,建設成為國家級集成電路創新中心。
研究院主要面向行業創新發展實際需求,開展FDSOI關鍵技術、計算光刻等先導性技術研發,開展高端集成電路測試評估平臺、EDA共性技術研發與服務平臺、先進封裝技術研發與服務平臺三大平臺建設與運營,開展面向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高端核心芯片、微系統模塊和系統級應用的關鍵技術研發,為廣東省乃至大灣區高端芯片研發提供服務與支撐。通過科技成果轉化,孵化、引進多家創新企業,打造國內一流的集成電路領域人才培養基地,支撐形成具有粵港澳大灣區特色的集成電路創新與產業集群。
考察點: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
學習內容:學習了解創新成果轉化、創新人才培育等方面經驗
簡介: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下稱“廣納院”)成立于2019年9月,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趙宇亮擔任院長。
廣納院定位為國際一流的納米技術轉化基地,主要從事應用研究、技術開發和轉移轉化工作,建設重大基礎設施,匯聚國際化高水平工程師隊伍,專門服務納米科技成果轉化,整合國內外研究力量和產生一批世界領先的納米科學成果,破解一批“卡脖子”科技難題,促進納米科技成果轉化。此外,廣納院聚焦打造微納加工平臺、納米生物安全評價研究中心、國家納米科技與產業大數據平臺等重大基礎服務平臺,引進了30個高精尖項目。截至2022年年底,共有9個項目落地轉化,孵化企業16家。
時間:5月11日
地點:東莞市
考察點:華為東莞園區
學習內容:學習企業先進創新理念、創新發展戰略
簡介:華為東莞園區項目始建于2015年,位于東莞市松山湖南區,北臨一線湖景,碧波無垠,松湖花海,植被繁茂,坐擁綠色生態。總占地面積1900畝,分四期建設,可容納2.5萬人。項目總投資約100億元人民幣,使用功能包括研發中心、行政辦公、會議中心等。
考察點:松山湖科學城
學習內容:學習科學城創新生態建設、科技成果產業化等經驗
簡介:松山湖科學城位于東莞市中部,2001年啟動建設,2020年7月被批準為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
在創新研發方面,松山湖科學城擁有全國唯一、全球第四座脈沖散裂中子源;與北大、清華、復旦等高校共建30家新型研發機構 在人才集聚方=面,吸引雙聘院士19名、各類國家級人才84名,常年超過50位院士專家和400多位國內外知名科學家開展科學研究。依托三大市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前瞻布局了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華為為核心的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產值規模超千億,初步構建形成了以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和科技型企業為主體的先進制造業集群。
(本報記者 馬濤 張笑聞 整理)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736-291655-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