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臺記者 朱建峰 平輿融媒 崔朕峰 巫翹翹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由八一電影制片廠攝制的紀錄片《軍墾戰歌》,一時火遍祖國各地,激勵了無數有志之士投身祖國邊疆建設。片中的射擊場景尤為激蕩人心,“十環、十環、又是十環”的神槍手,他就是隨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參加過淮海戰役、平津戰役和朝鮮戰爭的老戰士魏洪臣。八一建軍節前夕,記者探訪了退休在平輿的93歲離休老兵魏洪臣,聆聽了他傳奇的人生故事。
在平輿縣體育場門前的休閑區,魏洪臣正與老人們悠閑地下棋、玩撲克。他雖須發皆白,但精神矍鑠。魏洪臣的棋友崔冠海說:“老魏到過朝鮮、立過大功。我們經常下棋、打撲克,他的人緣不賴,脾氣很好,跟誰都可以處得來。”
魏洪臣1933年出生于貧苦農民家庭,童年飽受戰亂饑餓之苦。14歲時,他追趕劉鄧大軍,投身革命。魏洪臣講述到:“那時候家里窮,吃不飽飯,看到解放軍宣傳的很好,部隊走了,我就想跟著走,就追了一天一夜,他們就把我收留了,我就1947年當了兵了。參加了淮海戰役,當了一名通信兵。”
隨后,魏洪臣經歷了十年征戰,從解放戰爭到抗美援朝,他從衛生兵成長為通信兵、戰斗員。在朝鮮戰場上,他多次冒著生命危險搶修通信線路,榮立二等功、三等功。魏洪臣介紹說:“朝鮮戰場真的很苦,戰場上吃炒面,不能生火害怕敵人飛機發現,就趴在雪地里,炒面伴著雪就抓吃了??嗟煤?,腳趾頭蓋子凍掉了三個。”
1956年,魏洪臣響應毛主席號召,來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始了軍墾戍邊的生涯。他挖地窩子、墾荒造田、修渠引水,還在軍事大比武中成為神槍手,他的事跡被錄入《軍墾戰歌》。魏洪臣高興地告訴記者:“我在兵團大練兵時獲得兵團第二名,手榴彈投了67米,三槍打了30環,《軍墾戰歌》里的十環、十環、又一個十環就是說的我,我還跟賀龍元帥拍了照片。”
魏洪臣的子女也深受他的影響。魏洪臣大兒子魏春林表示:“我的父親經歷的一生一直讓我感到很自豪,父親經常教我要愛國,要為國家多作奉獻。聽父親的話,我也當了兵,我的兒子上大學我也讓他當了兵,為了完成父親的意愿,也是延續這份軍人情結。”
受魏洪臣的影響,不僅他的兩個兒子先后參軍,他的孫子也從大學進入了軍營。魏洪臣的孫子魏威說:“我上大二的時候去當的兵,就是因為我爺爺生病的當天晚上我去給他陪護,他拉著我的手給我說,他很想念他以前的那些戰友。他說他希望看到我穿上軍裝的樣子,我聽了這些話,我體會到了爺爺說我們家的孩子都要去參軍,去報效國家,所以在大二的時候我就放棄了學校,投入到參軍的隊伍中。”
如今,魏洪臣雖然已經90多歲,但是他依然有顆童心,他喜歡養貓、喜歡和孩子們在公園散步,更多的時間是騎著他“裝備齊全”的電動三輪車前往公園和體育場下棋、打撲克。魏洪臣已離休后在平輿縣城生活多年,但他依然關心國家大事,打開電視機就是看戰爭電影和軍事新聞。魏洪臣表示:“我們國家經過多年的戰斗坐穩了江山,人們歡天喜地?,F在國家富強了,人民生活幸福了,我心里高興的很。”
魏洪臣的故事,是一代老兵的縮影,他們為國家和人民奉獻了自己的一生,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和傳承。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11-360379-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