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踏上雪域高原,2025年8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率中央代表團抵達拉薩,出席西藏自治區(qū)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
60年前,西藏自治區(qū)正式成立,西藏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物換星移一甲子,莽莽群山,浩浩江河,見證“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滄桑巨變。
新的歷史起點,如何確定西藏工作在國家治理中的定位?
“西藏是我國重要的國家安全屏障和生態(tài)安全屏障,在黨和國家戰(zhàn)略全局中居于重要地位。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wěn)藏。”2013年3月,擔任黨的總書記后第一次出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就來到西藏代表團,明確提出治邊穩(wěn)藏的重要論述。
站在“治國”高度看待“治邊”,立足“治邊”視角看待“穩(wěn)藏”,堅定有力的10個字,科學闡釋了治國、治邊、穩(wěn)藏的內在關系,彰顯西藏工作在邊疆治理、國家治理中的特殊地位。
以歷史眼光看,這是新的歷史條件下,黨中央對西藏地位和治藏方略的戰(zhàn)略思考。
用發(fā)展眼光謀,這是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道上,對西藏經濟社會全面發(fā)展的戰(zhàn)略布局。
水流有源,木生有根。這一戰(zhàn)略思想的形成和發(fā)展,凝聚著習近平總書記對西藏工作的深刻思考。
早在1998年,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因接送援藏干部來到西藏考察。2011年7月,習近平同志作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率中央代表團,出席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慶祝活動。
深切的牽掛,深邃的思考。在2015年8月召開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黨的治藏方略這一重大命題并系統闡述其具體內容。5年后,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了黨的治藏方略,鮮明提出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
2021年7月,習近平作為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到西藏慶祝西藏和平解放,在黨和國家歷史上是第一次,“就是要表達黨中央對西藏工作的支持,對西藏各族干部群眾的關懷”。
“必須堅持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wěn)藏的戰(zhàn)略思想”,這是我們黨領導人民治藏穩(wěn)藏興藏的一條成功經驗,是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的一個重要內容。
方略謀長遠,戰(zhàn)略謀全局。西藏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的特殊重要性,主要體現為西藏民族團結、社會穩(wěn)定對國家統一和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西藏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必須放到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上來。”
“要堅持所有發(fā)展都要賦予民族團結進步的意義,都要賦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義,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堅持強基固本、爭取人心,謀長久之策,行固本之舉。”
……
何謂長久之策、固本之舉?最終落腳點還是人民,是西藏的安定祥和、人民的安居樂業(yè)。
一條路,惦念的是發(fā)展之變。
“現在到墨脫的路通了沒有?”2013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關切地詢問來自林芝市墨脫縣的全國人大代表白瑪曲珍。
路,于西藏而言,是建設的奇跡,是生活的改變,更是明天的希望。
公路通車,讓墨脫終于撕掉了“全國唯一不通公路縣”的標簽;立體交通網絡,讓世界屋脊不再是孤島。2024年底,西藏公路通車總里程和鐵路運營里程分別達到了12.49萬公里、1359公里,國際國內航線達到183條。
一個村,牽掛的是民生為大。
“看到來信,想起4年前的嘎拉村之行”“得知這幾年村里又有新變化,鄉(xiāng)親們的收入增加了,為你們高興”,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勉勵西藏林芝市巴宜區(qū)林芝鎮(zhèn)嘎拉村全體村民。
4年前,在西藏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到嘎拉村看望慰問村民群眾。看糧食,嘮家常,算收入賬,強調“要落實好黨中央支持西藏發(fā)展政策,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
一份叮囑,呵護的是西藏之綠。
“西藏要保護生態(tài),要把中華水塔守好,不能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生態(tài)出問題得不償失。”2015年1月,在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同全國海拔最高的雙湖縣的縣委書記交流時,叮囑要保護好當地生態(tài)。
生態(tài),西藏的“國之大者”。嚴格執(zhí)行青藏高原生態(tài)保護法,把全區(qū)50%以上的國土納入生態(tài)保護紅線,實施南北山綠化工程……如今,西藏成為世界上生態(tài)環(huán)境最好的地區(qū)之一。
推動新時代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fā)展,案例不勝枚舉。
憶往昔,一甲子不朽人間奇跡,鐫刻在山岳之宗、江河之源、世界之巔,書寫在家家戶戶越來越好的日子里。
看今朝,西藏社會大局持續(xù)穩(wěn)定向好,經濟發(fā)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生態(tài)安全屏障日益牢固,固邊興邊富民行動扎實推進,穩(wěn)定、發(fā)展、生態(tài)、強邊“四件大事”貫穿西藏經濟社會發(fā)展始終,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日益深入人心。
“56個民族是石榴籽,中華民族是整體的石榴。我們是一個中華民族共同體,要同舟共濟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
新時代西藏,再啟新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圓夢可期。
策劃:杜尚澤
撰文:李建廣
海報:田興洲
攝影:燕雁
視覺:賴向東、虞東升、郝昭
編輯:左瀟
校檢:吳玥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263-362937-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