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海口10月11日電 (記者 王子謙)“瓊劇是廣大瓊籍華僑與海南的紐帶,獲得傳承發揚具有重大意義。”著名瓊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陳素珍11日在海口舉辦的瓊劇座談會上說,海內外交流對于瓊劇發展可發揮重要作用。
瓊劇亦稱海南戲、瓊州戲,和粵劇、潮劇、漢劇同稱為嶺南四大劇種,至今有近300年歷史。瓊劇不僅在海南省內有數百萬觀眾,也是300余萬海外瓊籍僑胞的精神寄托。如何讓人們記得住海南“鄉愁”,成為業內人士關注的話題。
與會業內人士認為,瓊劇目前面臨人才、資金、市場等多個瓶頸。瓊劇國家級傳承人、著名瓊劇表演藝術家陳育明坦言,如今瓊劇主創面臨編劇、導演、作曲、舞美、表演五大類人才“齊缺”的尷尬,“本地編劇人才尤為缺乏,外地編劇又難過海南方言關。”
海口市瓊劇團團長呂進介紹,該團已實現市場化運作,年逾百場演出中商業演出占比約65%,目前正在推進瓊劇古本復原計劃,借優秀作品留住觀眾。但瓊劇產業基礎依然薄弱,現階段仍很難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
陳育明說,海南應堅持開展瓊劇進校園計劃,通過教材編寫,健全設施等方面培養年輕觀眾。此外隨著普通話的普及,瓊劇賴以生存的方言環境也需要被重視。
陳素珍建議,瓊劇人才的培養應同時重視藝術素養與文化素養,應探索機制將人才送至專業戲劇院校深造,同時可設立瓊劇發展基金會,扶植劇目創作。
海南亞太區域研究院執行院長丁毅說,海南可發展瓊劇文化產業鎮,通過建設文化交流體驗中心和創業創新平臺,開發引進集瓊劇創作、演出、培訓、旅游、動漫和主題公園等為一體的文化業態,從現代產業角度給瓊劇以支撐。
海口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忠云表示,海口將對瓊劇發展作出制度性安排,包括成立“瓊劇藝術發展促進會”,打造包括瓊劇在內的戲劇藝術家部落,幫助其突破瓶頸。
陳素珍建議,未來瓊劇應多走出去助新生代華人了解中國文化,也要通過比賽或匯演等形式邀請海外瓊劇團體進行展示交流,從而相互借鑒,共同提高藝術水平。(完)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33-151547-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