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韓冰 通訊員 馮世軍
近日,駐馬店市中心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團隊成功為一名50歲復雜冠狀動脈三支病變患者實施了全動脈化冠狀動脈搭橋手術(Total Arterial Revascularization)。術后患者恢復順利,心臟功能明顯改善,充分展現了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團隊在復雜冠心病外科治療領域的技術實力和精準協作能力。
此前不久,患者張先生因夜間突發呼吸困難,急診入住駐馬店市中心醫院心血管病重癥醫學科,入院后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給予主動脈球囊反搏生命支持。
病情穩定后,冠脈造影顯示患者冠狀動脈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狀動脈均存在嚴重狹窄(狹窄程度>90%),確診為“冠狀動脈三支病變”。這是冠心病中較為危重的一種類型,隨時可能再次發生大面積心肌梗死。經治療后轉診到心臟大血管外科進一步治療。
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負責人馮世軍立刻組織團隊討論治療方案,心臟大血管外科特聘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心臟外科黃方炯教授結合患者的病情及年齡,建議實施全動脈化冠狀動脈搭橋手術。
在完善術前準備,制定手術方案及應急預案后,黃方炯教授、馮世軍帶領科室團隊在麻醉科手術部的密切配合下,由黃方炯教授主刀,團隊創新性采用患者乳內動脈及橈動脈作為橋血管,通過精細化血管吻合技術,在心臟跳動下(非體外循環)為患者所有病變血管搭建了動脈橋,顯著提升橋血管遠期通暢率,歷時4小時,手術順利完成。
手術結束后,張先生無需輸血,次日便轉出重癥監護室。術后第3天,張先生已可自主下床活動,復查顯示橋血管血流暢通,心功能明顯改善。出院前,張先生激動表示:“沒想到這么快就能正常走路,胸口壓著石頭的感覺徹底消失了!”
馮世軍表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是一種心臟缺血性疾病。冠狀動脈是向心臟提供血液的動脈,當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引起管腔狹窄或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出現胸悶、胸痛等不適,這種心臟病為冠心病。
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俗稱“搭橋手術”)是治療嚴重冠心病的重要手段,通過將患者自身的血管移植到堵塞的冠狀動脈周圍,建立新的“血液通道”。傳統的搭橋手術多使用單側乳內動脈+腿部的大隱靜脈作為旁路血管,但靜脈血管長期通暢率較低,容易再次堵塞。
全動脈化搭橋則是一種更先進的技術,使用動脈血管(如胸廓內動脈、橈動脈等)作為旁路血管。動脈血管的血管壁更厚、彈性更好,抗堵塞能力更強,能顯著提高術后長期效果,減少二次手術風險,為患者帶來更持久的生命保障,特別適合相對年輕、預期壽命長的冠心病患者。
全動脈搭橋被譽為冠脈外科的“技術高地”,需在直徑不足2毫米的冠狀動脈上完成顯微吻合,且動脈血管易痙攣,管壁脆性高,對術者經驗和團隊配合要求極高,此次手術的成功,體現了醫院在微創冠脈外科血管保護技術等領域的綜合實力,為重癥冠心病患者,提供了更優治療選擇。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889-354055-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責任編輯 / 梁翊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