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黃,你莫忙到走,我給你拿兩瓶酒……”5月23日上午,陜西省漢中市南鄭區人民法院青樹法庭通過上門走訪調解,讓一對失聯四年的老友解開誤會,這場因十萬元借款引發的糾紛,在法官的耐心調解下,不僅達成還款協議,被告還向原告送上禮物,重拾三十載兄弟情。
黃某與林某是相識三十余年的老友,2017年,因林某家中急需用錢,便向黃某借款十萬元,同時約定了用款期限。剛開始倆人還能一起喝茶下棋,隨著還款時間臨近,林某卻逐漸失去聯系,黃某無奈提起訴訟,希望通過法院尋找到林某問問他的近況。
案件進入委托調解程序后,調解員發現訴狀沒有林某電話,戶籍地址也無人在家,為查明情況,辦案團隊與調解員主動上門走訪,輾轉聯系到村干部后得知,林某近年來為給老伴治病已家徒四壁,老伴年初也已離世,為謀生計更換了住址和電話。
“老林,你家出這么大事都不給說,早知道我都不會催這么急了。”“當年你借錢救我急難,我再難也要想辦法還……”面對昔日好友,老林哽咽著吐露心聲。在法官的引導下,雙方很快達成調解協議,并更新了彼此的電話號碼,簽完調解筆錄后,老林突然跑進屋里提出兩瓶酒,非要塞給老黃,出現了文章開頭的暖心一幕……
這場跨越四年的誤會,最終在司法的溫情中畫上了溫暖的句號。
上門調解邁出去的是司法為民的堅實腳步,帶回來的是群眾對司法的信任與認可。本案中,法官沒有簡單一判了之,而是深挖矛盾背后的情感密碼,讓司法成為修復社會關系的“粘合劑”。在基層治理中,這種“以誠化糾,以情止訟”的生動實踐,或許比判決結果更有價值——它不僅化解了糾紛,更守護了人與人之間最珍貴的信任與溫情。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fazhi/show-124-355246-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