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廣視融媒訊】(記者 靜靜 實習記者 姚琪)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源。近年來,駐馬店市加快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不斷加大三農投入力度,努力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實現了糧食生產連年豐產豐收,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朱國文是驛城區水屯鎮漢世橋村的村民,從2007年起,他通過土地流轉,承包了1000多畝土地種植小麥,連續十年獲得豐收,小麥平均畝產都在1000斤以上,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種糧大戶。2017年,朱國文與駐馬店市農科院小麥研究所達成協議,把自己流轉來的一千多畝地用來小麥良種繁育,這樣一來,每畝凈增收益300多元。
近些年,駐馬店市認真落實各項惠農政策,不斷加大種糧補貼投入力度,全面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加強技術指導,強化田間管理,大力實施良種工程。以農業供給側改革為主線,大力推廣“四優四化”,集中打造高標準永久性糧田,為糧食增產豐收奠定基礎。
“隨著國家對農業科技的投入不斷加大,我市加大了新品種的選育,今年剛國審的小麥駐麥328和河南省審定的駐麥305,在審定后駐馬店市加大力度擴繁和技術推廣,在2017年繁育了這兩個品種近兩千畝,有好的良種達到原種的將近五十萬斤,這進一步加快了新品種的推廣、示范和利用。”駐馬店市農科院小麥研究所所長朱統泉說。
作為國家和河南省重要的優質糧和商品糧生產基地,駐馬店市緊緊圍繞加快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通過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推廣農業新技術,大力發展糧食生產,繼續保持了糧食生產的優勢地位。數字顯示,1978年全市糧食總產僅36.2億斤,到1990年提高到67.8億斤,2000年73.8億斤,2014年達128億斤,較1978年凈增91.8億斤。自2004年以來,糧食生產實現十一連增,進一步彰顯了農業大市優勢,為國家糧食安全和穩定市場有效供給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
與此同時,駐馬店市還緊緊圍繞提質增效,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大力發展高效農業、智慧農業、品牌農業、生態農業,農業生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農村經濟呈現生機勃發的嶄新局面。 截至目前,全市省級農業產業化集群發展到13個,市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達到370家,全市新型農業主體達到26325個,農民合作社16080家,其中,國家級示范社31家、省級36家,家庭農場5531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數量均居全省首位。全市高標準糧田達到567萬畝,糧食總產量達到132.5億斤,始終穩定在130億斤以上,優質小麥種植面積達到三百萬畝,總產25億斤以上,花生、芝麻、蔬菜、食用菌、花木、中藥材等種植面積不斷擴大。
急蹄步穩,踏石留印。面對新任務、新要求,駐馬店市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快補齊農業、農村這一短板,乘勢而上,順勢而為,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以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和發展高效種養為重點,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強市。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news/show-183-222030-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