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女性受乳腺增生疼痛的困擾,甚至影響到了正常工作與生活。對于乳腺增生疼痛,西醫并沒有特效藥物,多選擇使用他莫昔芬等抗雌激素藥物治療,但對子宮內膜及卵巢有一定的影響,不宜長期使用。因此,很多女性朋友會急急忙忙來到乳腺科門診“求救”。
不同乳腺痛,原因有所不同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乳腺科黃梅主任中醫師介紹,乳腺增生是乳腺的一種良性的改變,發病年齡多在25-45歲,其產生與體內雌、孕激素比例失調有關,主要表現為一側或雙側乳房疼痛和腫塊,常常在乳腺彩超檢查中被診斷出來。
許多女性朋友在月經前數日會出現乳房脹痛、刺痛或牽拉痛的癥狀,正是因為經前體內激素水平的波動引起了腺體組織的增生,導致乳房疼痛不適。若疼痛時間不超過一周、僅有輕度疼痛且經后疼痛能自行緩解,被認為屬于生理性乳房疼痛,不需要特殊治療。但如果連續3個月乳房疼痛的時間超過1周、疼痛程度明顯加重或經后疼痛不減,則屬于病理性的乳房疼痛,需要前往乳腺科門診進行診治。
根據中醫理論,“疼痛”是提醒我們機體內氣血運行出現障礙的重要提示信號,若是肝失疏泄、痰凝血瘀導致經脈阻塞不通,即為“不通則痛”,患者常表現為情緒波動、壓力增大及月經來潮前乳房脹痛加重。若是沖任失調、氣血瘀滯所致,即為“不榮則痛”,患者常表現為經后乳房隱痛不減,伴有神疲乏力、月經失調等癥狀。
及時調整臟腑經絡氣血平衡
針對乳腺增生引起的疼痛,中醫有什么好辦法呢?黃梅介紹,雖然乳腺增生是一種良性疾病,但研究發現其有一定的癌變傾向,尤其是有乳癌家族史的患者更應引起重視。因此,須及時調整臟腑經絡氣血平衡,做到“治未病”。盡管西醫沒有特效藥物,但在中醫藥治療中,有多種有效的內服與外治療法可供選擇。
止痛和散結是中醫藥治療乳腺增生的要點,應根據患者的癥狀進行辨證論治。若辨證為肝郁痰凝證,則多用逍遙蔞貝散加減,常用柴胡、郁金、瓜蔞、浙貝等藥物,有疏肝解郁、化痰散結之功。若辨證為沖任失調證,則多用二仙湯加減,常用仙靈脾(淫羊藿)、仙茅、當歸、香附等藥物,起到調攝沖任、和營散結的功效。
另外,理療門診常用中醫特色理療治法主要為針刺法、灸法、拔罐法等,具有操作簡單、起效迅速、毒副作用小等特點,受到眾多乳腺病患者的歡迎。比如采用中醫針刺法,選用膻中、乳根、三陰交、血海、足三里、阿是穴等穴位,以達到散結止痛、通經活絡的功效。而灸法則多選用膻中、乳根、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位,起到溫經通絡止痛的作用。(記者 陳輝 通訊員 劉苡婷 劉慶鈞 朱若辰)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108-303038-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