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張軍紅 羅濤 王藝霏
夏日炎炎,高溫天氣下,一場大汗淋漓后,不少人會選擇吃冰飲、沖冷水澡、對著空調直吹等方式快速降溫。然而,這些看似愜意的做法,卻可能給身體健康埋下隱患。驛城區順河醫院副院長賀海超表示,夏日貪涼可能引發心腦血管意外等疾病。
“每年夏天,因貪涼導致身體不適來就診的患者不在少數,輕則出現腹痛、腹瀉、關節疼痛,重則可能引發心腦血管意外等嚴重問題。”賀海超說道。
大汗之后,冰飲下肚的瞬間確實暢快,但背后藏著健康風險。賀海超解釋:“很多人覺得大汗后吃冰飲特別舒服,其實此時胃腸道血管因高溫處于擴張狀態,突然受到冰冷刺激,容易導致血管收縮、痙攣,引發胃痛、腹瀉。而且冰鎮飲品會使咽喉部血管收縮,降低局部抵抗力,病毒細菌更容易入侵,引發感冒、咽喉炎等。”
除了冰飲,大汗后沖冷水澡也是不少人的“降溫首選”,但醫生明確指出這種做法不可取。人體在大量出汗時,皮膚血管擴張,毛孔張開,此時用冷水洗澡,會使血管迅速收縮,導致體內熱量無法及時散發,可能因腦部血管收縮而引起頭暈、頭痛,甚至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特別是老年人和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基礎疾病的人群,大汗后沖冷水澡風險更高。”賀海超強調,“冷水刺激會使血壓波動增大,心臟負擔加重,容易引發心絞痛、心肌梗死等急癥。建議大家先擦干汗水,休息10-15分鐘,等體溫稍微下降后再用溫水洗澡。”
長時間對著空調直吹,堪稱夏日健康的“隱形殺手”。空調吹出的冷風會使體表溫度快速下降,肌肉、關節受涼后易出現酸痛、僵硬,長期如此還可能引發“空調病”,出現鼻塞、流涕、乏力等癥狀。
從中醫角度來看,賀海超表示:“中醫講究‘天人相應’,夏季人體陽氣浮于體表,過度貪涼會損傷陽氣,導致脾胃虛弱、免疫力下降。建議空調溫度設置在26℃左右,避免直吹身體,出汗后更要遠離空調風口,可先到陰涼處休息片刻,再進入空調房。”
醫生提醒,夏日降溫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選擇溫和的方式。比如多喝溫水補充水分,適當吃常溫的瓜果解暑,用扇子或風扇輔助降溫等。一旦出現持續腹痛、劇烈頭痛、胸悶氣短等癥狀,需及時就醫,避免延誤病情。(編輯 詹云清)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108-359005-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