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朱劍鋒 通訊員 王海峰
為推動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提質增效,平輿縣李屯鎮積極探索管理新模式,圍繞破解流動黨員去向難把握、管理難實施、活動難開展、作用難發揮等問題,多措并舉構建流動黨員管理服務工作新格局。
因地制宜,聚焦組織覆蓋,讓流動黨員“流有所歸”。實施“線上+線下”雙向摸排,通過自主報、網格比、入戶查、電話訪等方式進行“拉網式”集中排查,實現全鎮流出的194名流動黨員一人一檔、一村一表。分發揮全縣59個外建黨支組織的作用,根據流動黨員分布情況和個人意愿,就近建立流動黨員和外建黨支部的聯系,積極邀請流動黨員參加外建黨支部的組織生活,關心關懷流動黨員的工作狀況和生活情形,全力以赴為他們排憂解難,通過流動黨員和流出地黨支部、外建黨支部的雙向聯系,實現黨組織對流動黨員的全面覆蓋。
因需而應,聚情服務保障,讓流動黨員“流有所依”。緊盯流動黨員工作、生活、內心所需,破解流動黨員“牽腸掛肚”難題。以“人人持證 技能河南”建設工作為契機,對流動黨員開展以家政服務、建筑防水、藤編加工等為主的技能培訓,成功幫助32名流動黨員返鄉就業,既解決企業用工難題,又滿足了流動黨員家門口就業的需求。同時常態化開展“暖心服務行動”,組織結對聯系黨員定期走訪聯系流動黨員家庭,并在傳統節日由鄉村干部對困難的流動黨員家人進行慰問,確保流動黨員實時了解家中老人和孩子的生活學習情況。
因人而異,聚力作用發揮,讓流動黨員“流有所為”。以平輿縣“三園”建設為契機,通過“獻計策、領項目、報家鄉”三步走,充分利用春節等傳統節日和鄉情和親情的感召,組織召開流動黨員座談會,引導流動黨員圍繞產業發展、鄉村發展和基層治理等重點工作建言獻策,并為有技術、有資金、有創業意愿的流動黨員提供土地、人才和政策等方面的支持,目前已成功動員7名流動黨員創辦加工車間,在他們的帶動下,共同富裕加工園區入駐企業高達28家,提供就業崗位400余個,生產的商品更是遠銷全國各地。
流動黨員就是流動的資源,作為流動人口中的先進分子,是不可忽視的重要資源,擁有巨大的潛力和價值。在下步工作中,李屯鎮將持續加強對流動黨員的管理和服務工作,鼓勵優秀的返鄉流動黨員參與村干部競選,加入到村級事務管理中來,為家鄉建設和發展出謀劃策,不斷增強流動黨員的歸屬感、光榮感和責任感,為實施鄉村振興提供堅強人才保障。(編輯 李宗文)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11-340114-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