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朱建峰 平輿融媒 劉舒鵬 楊亞龍 張旭龍 劉二奇
當前正值秋糧作物生長關鍵期,受持續(xù)高溫少雨天氣影響,平輿縣各地農田出現(xiàn)不同程度旱情,給秋糧安全帶來挑戰(zhàn)。為全力保障糧食安全,平輿縣迅速啟動抗旱保苗應急響應,全縣上下擰成一股繩,打出抗旱保苗“組合拳”,為秋糧豐產豐收筑牢根基。
7月17日,記者來到平輿縣郭樓街道郭樓村的高標準農田里,看到一片熱火朝天的抗旱景象:成片的花生苗雖因前期干旱略顯蔫黃,但田埂邊機井轟鳴,白色水管如“銀蛇”蜿蜒至田間,村民們正忙著架設水泵、鋪設管道,清涼的地下水順著管口噴涌而出,濕潤的泥土氣息混著機器的嗡鳴,在38℃的高溫里蒸騰出一股“保苗”的熱氣。
郭樓街道郭樓村村民張銀鎖說,今個我給俺家里四五點都來地里來澆花生了,這一共有二畝多地,打算一天全部澆完,你看這一片才澆了的發(fā)青,后頭不澆都發(fā)黑、發(fā)暗、不一樣,這干完以后希望秋天有個好的收成。
中午的風裹挾著熱浪,可田埂上的笑聲比陽光更熾熱。村民李文華抹了把臉上的汗,笑呵呵地指著新抽的花針說,我種十幾畝花生,農民都以種地為生,花生正需要水的時候出現(xiàn)了旱情,我澆水都澆幾天幾夜了,希望收獲的時候有個好收成。
郭樓街道郭樓村只是平輿縣抗旱保苗的一個縮影,在萬冢鎮(zhèn)張劉村,村民張國順正依托河道干渠“借水抗旱”。大功率抽水泵轟鳴作響,清冽的河水被抽進溝渠,順著田壟流向花生地。村民劉國順蹲在渠邊,看著水流進自家地,眼里泛起笑意。他告訴記者,干渠剛放的水,澆地很方便。
午后的田野里,處處是奔忙的身影:有扛著水管跑前跑后的、有蹲在田邊看土壤濕度的……盡管烈日當頭,汗水浸透了衣背,但村民們的勁頭卻絲毫不減。太陽炙烤著大地,田間的水泵仍在嗡嗡作響,濕潤的泥土泛著油亮的光,那些重新挺立的秧苗,正孕育著又一個豐收的希望。
從機井抽水到河道提水,從傳統(tǒng)漫灌到科技滴灌,平輿縣的抗旱保苗戰(zhàn)場上,沒有“旁觀者”,只有“行動派”。田間地頭的每一道水管、每一臺水泵、每一滴汗水,都在訴說著同一個信念:保住每一株苗,就是保住秋天的希望。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11-359822-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