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首位獲該獎的中國科學家
記者日前從清華大學獲悉,北京時間3月31日晚11時,當地時間下午5時,在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的瑞典皇家科學院年會的頒獎典禮上,河南駐馬店老鄉、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榮獲2014年愛明諾夫獎。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為施一公頒獎,獎勵他過去15年運用X-射線晶體學在細胞凋亡研究領域做出的杰出貢獻。施一公教授成為愛明諾夫獎自1979年設立35年以來的第46位得主,同時也是首位獲得該獎的中國科學家。
施一公教授是國際著名的結構生物學家,2013年相繼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外籍成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教授多年來致力于細胞凋亡研究領域的研究。細胞凋亡又稱為程序性細胞死亡,是在所有多細胞生物發育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基本生命過程,與細胞分裂、分化等過程共同協同保證機體的健康和穩定。細胞凋亡的異常是癌癥發生的重要指標之一。因此揭示細胞凋亡的分子機理不僅可以加深對這一基本生命過程的了解,還能夠為開發新型抗癌藥物提供重要靶點和線索。自1998年以來,施一公領導的實驗室主要結合X-射線晶體結構生物學和生物化學手段,系統地研究了細胞凋亡的發生和調控機制。他們的科研成果不僅清晰地揭示了細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過程,根據其研究的一項科研專利也已被轉化為治療癌癥的新藥進入二期臨床試驗。
施一公教授榮獲的愛明諾夫獎,是由瑞典皇家學院于1979年設立頒發的國際獎項,用以獎勵世界范圍內在晶體學領域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每年頒發給不超過三位科學家,個別年度空缺。施一公教授是2014年愛明諾夫獎的唯一獲獎人。
愛明諾夫獎自1979年設立以來,有來自意大利、澳大利亞、法國、美國、以色列、日本、英國、瑞典、德國、荷蘭、奧地利、瑞士和中國13個國家的46位科學家榮膺該獎項。
據了解,瑞典皇家科學院創建于1739年。自1901年起,瑞典皇家科學院就開始負責每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的評選。自1968年起,又加入了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瑞典銀行經濟學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評選。此外,瑞典皇家科學院還負責評選克拉福德獎、肖克獎及愛明諾夫獎三項國際性大獎。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188-3895-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