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成熟穩定的社會里,仍然有人會革新,會創業,因為他們想要脫離大群體,去選擇屬于自己的身份。
-----------------------------------------------------
Saki是我在日本認識的朋友,她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海外工作經歷,會三四種語言,現在卻在日本一個叫做津和野(Tsuwano)的不知名小地方工作。她參與的一個項目是把大城市里的高端人才往鄉鎮輸送。
來津和野的第一天,我和Saki一起吃飯,席間,我沒有使用公筷夾菜,而是用自己的筷子。Saki提醒我,在日本,一群人吃飯的時候,如果有長輩,出于尊敬和禮貌,在沒有公筷的情況下,晚輩會把自己的筷子倒過來夾菜。然后,她善意地補充了一句:我們年輕人自己吃飯,而且只有兩個人的話,就無所謂啦!
Saki的話讓我感到一絲尷尬。在日本,我時時刻刻都要保持警惕,以免陷入不自知的失禮。有一次坐地鐵,車廂里特別擠,有人下車時擠了我一下。突然,我意識到除了自己之外,周圍所有人都沒有背著書包,他們或者把書包放在地上,或者夾在腋下,或者拎在手里。轉念一想,背著包好像確實更容易撞到別人,不知道這是不是日本人坐地鐵的規矩,我悄悄地把書包拿下來,放在兩腿之間。
從我有限的觀察經驗看,日本人特別守規矩,好像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抽象的區域,這個區域因身份而定,可能因年齡、職業、性別的差異確立。不同的身份,分別有對應的界限,在邊界之內的事情,日本人職責分明、長幼有序;在邊界之外的事情,就不會僭越,更不會冒犯其他人,往往是跟著前面的人做。
一般來說,東京的扶梯是靠左站的,大阪的扶梯是靠右站的。然而,我坐新干線在大阪下車,發現火車站里乘扶梯向上的人是靠右站的,向下的人是靠左站的,唯一的解釋是他們都跟著前面的人站。
“哈哈,你們日本人比較守規矩。”我回復Saki。“在中國的飯桌上也有相同的規矩嗎?”她反問。“有是有的,但是一般人平時不太在意。”我回應道。
因為這個原因,我對“規矩”本身也會有一些復雜心理。“要不要守規矩”也就成了我思考的問題。
任何一個國家、社群、族群,甚至小到個人,都有自己的規矩。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是,大多數規矩卻是由群體里的“長輩”制定的。一方面可能因為他們更有經驗,另一方面可能因為他們更有資源。長輩決定整個群體的價值取向,告訴晚輩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應該怎么做才能像“我們”一樣。年輕人為了繼承現有的社會資源,就要遵循長輩的規矩。
規矩是群體作用于個人的經驗,制定規矩是為了讓整個群體變得更好。但是,制定規矩的“長輩”終究是少數,檢驗規矩是否正確需要時間。比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是一種規矩,存在了幾千年的歷史,幫助人們更好地交換物資,因此成了人們潛移默化的常識。相比之下,一些有悖于常識的規矩往往沒多久就草草收場。
每一種身份,都有與其對應的規矩。自然人有自然人的規矩,社會人有社會人的規矩,年輕人有年輕人的規矩,學生有學生的規矩,父母有做父母的規矩,中國人有中國人的規矩,日本人有日本人的規矩。規矩就像是一份產品說明書,可以幫助每個人更好地使用某種身份,并且融入對應的生活,使得整個群體發展得更和諧。
人們選擇身份有時卻不那么自由。這就意味著,在一些時候,人們不得不遵守內心不認可的規矩。
這讓我想起了《黑客帝國》里面的一個設定:人形電池。在最后一次人類和機器的世界大戰中,為了杜絕機器的太陽能來源,人類污染環境,遮蔽了陽光。但是因為環境的影響,人類自身也很難生存,于是人類最終和機器達成了和解,生活在機器的培養皿里,為機器提供生物能源;同時,機器創造出了“Matrix”這個系統,給人類提供一個只用思考就可以虛擬生存的空間。在故事里,人類的身份就是機器的電池,他們的規矩就是生活在培養皿里,給機器提供能源,同時擁有在虛擬空間生活的權利。
在現實生活中,誰又能說沒有一個需要所有“社會人”守規矩而運轉的“大機器”呢?在故事里,最終有一群人起身反抗機器。我想他們反對的不是規矩本身,而是反對作為個人只能成為電池的事實。這是一種對身份的選擇權的爭取。
不安分似乎一直存在于人類的基因里——不愿接受默認的安排,想發揮更多的創造,爭取更大的自由。即使在成熟穩定的社會里,仍然有人會革新,會創業,因為他們想要脫離大群體,去選擇屬于自己的身份。
眼前這座叫做津和野的日本鄉鎮,有不少來自大城市的高學歷年輕人。我突然意識到,他們其實也不是很“守規矩”。他們并不反對那套讓整個日本社會和諧運轉的制度,而是更多地反對自己不得不接受的“城市人”的身份。于是,他們從大城市的軌道里掙脫出來,來到鄉鎮,務農,烹飪,開咖啡館,辦文化活動和音樂派對……在一個更大的空間里明晰自己的身份,然后創造屬于自己的規矩。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188-77615-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