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記者 溫小娟 劉春香
塑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加快建設博物館群……2月8日,在鄭州召開的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會議重點部署2022年文旅工作重點任務,要求以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為統領,全力打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體系、建設“三山”康養旅游基地,全面推動我省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
塑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體系
2022年是深入實施“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規劃、推動文旅文創成支柱的起始之年。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姜繼鼎說,將文旅文創融合戰略落到實處是今年文旅工作重中之重。要以重大工程項目為抓手,以文化創意、科技創新為手段,全力塑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系統梳理在中華文明演進中具有重大價值、突出影響、關鍵意義的歷史文化資源,集中打造重大標識。將緊緊圍繞八大方面實施:
抓線推點。推出人類起源、文明起源等16條主題文化線路,并篩選出100個國家文化公園代表性展示項目。
龍頭帶動。按照一個產品體系、一個營銷體系、一個交通體系進行布局,把鄭汴洛聯合打造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旅游目的地、“國際文化旅游之都”。
博物館引領。以河南博物院新院、黃河國家博物館等為龍頭,加快推進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大河村仰韶文化博物館、開封城摞城遺址博物館等重點項目建設。
數字賦能。省文旅廳每年拿出4000萬元,對數字化建設進行獎補。今年開始,獎補的重點從傳統景區轉向大遺址、博物館等文博場所的數字化升級改造。
研學提速。建設“行走河南·讀懂中國”研學課程體系;聯合黃河河務局、清華大學文旅研究中心等單位共同開展“黃河文化千里研學之旅”;與世界研學旅游組織合作,召開世界研學旅游大會。
工藝+豫菜振興。大力推進豫菜振興,并支持長垣把全國廚師之鄉打造成為全國美食之鄉,支持信陽市探索美食+民宿的新路徑;支持有條件的省轄市創建美食之都。
考古旅游實現突破。將殷墟、二里頭、三門峽廟底溝打造成考古旅游的示范性工程;依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建設國際考古研學中心;籌辦國際考古旅游大會并發起成立國際考古研學旅行聯盟等。
品牌擦亮。通過策劃創意節慶活動、精品線路推介等各種方式和活動,線上線下相結合,讓“行走河南·讀懂中國”走紅全國。
加快建設“三山”康養旅游基地
大別山、伏牛山、太行山是我省發展生態旅游的主戰場,旅游接待人次、旅游綜合收入占全省三分之一。會議提出,堅持縣為主體、村為單元,2022年推出100至150個A級鄉村旅游示范村。
同時,從交旅融合、民宿加速、非遺點亮、文產助力、鄉村運營等五大方面,加快建設“三山”康養旅游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成功探索“黃河非遺點亮老家河南·首屆全國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實踐基礎上,今年省文旅廳將與浙江財經大學繼續合作開展大賽活動,選擇??h、溫縣、輝縣、林州、欒川5縣(市)10個村,采取“鄉村出題、高校答題、真題真做、成果落地”的方式,吸引全國大學生走進中原大地,用非遺創意打造出契合大眾精神需求、消費需求的非遺空間和文創產品,著力實施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計劃。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252-271392-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