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廣視融媒訊】(記者 朱劍鋒 通訊員 黃柏松)鄉村振興,金融先行。2017年以來,汝南農商銀行依托縣“農民辦事不出村”信息化扶貧項目,扎實推進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建設,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導推動、人行規劃指導、農商銀行具體實施、‘農民辦事不出村’信息化服務平臺和農村超市參與”的合作發展模式,有效滿足了廣大農民多樣化的金融服務需求。
政府主導+部門協同,打造農村金融普惠“快車”。2017年以來,汝南縣把“農民辦事不出村”信息化項目建設列為全縣黨建重點工作來抓,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為組長的項目建設領導小組,確立了“政府提供政策、場所支持,人民銀行負責服務站建設的推廣、指導和標準制定,農商銀行負責所需金融設施布放、維護、操作培訓等事宜,政府職能部門支持,鄉鎮村配合”的發展模式。建立了政府、人行、農商銀行“三方”日常溝通制度,定期召開推進會,全面部署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建設工作。堅持科學規劃穩步推進,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汝南縣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建設實施方案》,明確工作標準、實施步驟和具體措施,確保落地落實。
先行試點+全面推廣,延伸農村金融服務“觸角”。按照“先試點、后鋪開”的工作思路,汝南農商銀行確定以功能完善、網絡暢通且從業人員素質較高的現有助農取款服務點為試點,率先實施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建設。在此基礎上,對全縣18個鄉鎮(街道)及村民委員會進行走訪調研,并廣泛聽取村“兩委”和群眾意見,篩選了第一批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建設站點。建設過程中,從設計、設備調試、安全驗收、申報批準直到開業運行,始終堅持政府主導、人行親自抓、農商銀行具體落實,相關鄉鎮密切配合的工作制度。按照有“點鈔機、殘損幣兌換尺、操作流程公示牌、業務登記簿、宣傳資料架、保險柜、影像監控”,高標準配齊每個站的服務設施,為全面推廣提供了經驗指引。截至目前,該行已投入建設資金400多萬元,選拔管理員160多名,開展集中培訓10次,在全縣98個非貧困村和27個貧困村建成金融綜合服務站125個。
功能強大+機制健全,便民惠民服務造福“三農”。服務站的落地運行,農民是最大的受益者,建成后的金融綜合服務站具備小額存取、轉賬匯款、小面額及殘損幣兌換、扶貧貸款和小額貸款需求信息采集和金融知識宣傳等業務,實現了涉農補貼、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等40多項補貼資金在家門口的發放支取,打通了農村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建立激勵考核機制,對服務站管理員每月發放600元的保障薪酬,每筆業務提取0.3元服務費,按月兌現。建立運行管理機制,明確準入條件、業務流程、日常管理、風險防控、費用管理和退出機制,確保管理科學高效。采取“一長三員”管理模式,每個支行行長擔任服務轄區內金融綜合服務站站長,會計兼任督導巡查員,三農事業部客戶經理擔任駐村小額信貸信息采集員,確保了服務站持續高效安全有序運行。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253-215001-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責任編輯 / 朱劍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