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暑期“文博游”撬動文旅消費新增量
進入暑期,“文博游”持續升溫,全國各地的博物館成為眾多游客和市民的熱門打卡點,許多博物館甚至一票難求。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全國備案博物館達7046家,較上年增加213家。在數量持續攀升的同時,參觀人次也快速增長,2024年,全國博物館接待觀眾超14億人次,同比增加1億余人次。
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付一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暑期“文博游”熱度攀升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當前優秀傳統文化備受熱捧,博物館作為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自然成為熱門選擇,加之暑期親子家庭出行增多,博物館成為寓教于樂的理想場所;二是受社交媒體傳播的影響,越來越多的游客樂于在短視頻等平臺分享“文博游”經歷,推動博物館文化觸達更廣泛人群,激發大眾對“文博游”的熱情和向往;三是各地博物館積極創新,一方面大力推出特色專題展及情景劇等,增強趣味性與互動性,另一方面利用VR、AR等技術打造沉浸式游覽體驗,進一步吸引游客前來觀光。
“文博游”的升溫不僅提升了博物館門票收入,還催生了諸多新的消費熱點和增長點,撬動了文旅消費新增量。
“首先,文創產品成為一大亮點,包括印有文物圖案的文具、服飾、工藝品等,滿足了游客的收藏和分享需求,推動周邊衍生品市場快速擴張;其次,博物館周邊的主題餐廳、咖啡館和酒店不斷涌現,結合文化元素的消費體驗吸引更多流量,延長游客停留時間;再次,數字文博服務和在線展覽衍生出付費虛擬體驗和會員訂閱模式,成為博物館收入新來源;最后,交通和導覽服務消費顯著增長,形成了以博物館為核心的消費產業鏈,如專屬文博巴士、專業講解App等。”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洪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些消費熱點不僅豐富了旅游產業鏈,還為相關產業注入活力,帶動文旅消費整體增長。
這個暑期,已有多地博物館積極通過推出新展、延長開放時間等措施,最大限度滿足公眾參觀需求,迎接暑期熱度。
談及未來如何實現持久“保溫”,付一夫表示,一方面,博物館應緊扣時代與觀眾需求,挖掘新主題,定期更新展品,同時豐富活動形式,如開展文化講座、學術研討、文物修復展示等,保持內容新鮮感以吸引不同觀眾;另一方面,博物館需要優化服務細節,如規劃合理參觀路線、增設休息區、完善預約購票系統、提供多語種講解等,提升游客滿意度,保障文博游熱度持續,讓“文博游”真正實現持久“保溫”。
洪勇認為,長遠來看,培養文化消費習慣和提升服務質量是關鍵,相關企業和機構可加大政策支持,如補貼文創開發、基礎設施升級、優化票務系統等,確保“文博游”可持續發展。(本報記者 劉 萌)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253-361915-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