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7月15日電題:抗日虎將葉成煥:不畏犧牲殺敵寇
新華社記者劉金輝
在河南新縣郭家河鄉土門村,有一座前后五間瓦房組成的院落,每年都會有眾多游客前來參觀學習,這里就是抗日虎將葉成煥的故居,瓦房內的展板上記錄著葉成煥短暫而光輝的一生。
葉成煥(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葉成煥,1914年出生,1929年參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鄂豫皖蘇區,他先后任指導員、營政委、團政委、師長、師政委等職,率部屢建戰功,是紅四方面軍的一員虎將。
全民族抗日戰爭爆發后,他擔任八路軍第129師386旅772團團長。1938年2月至3月,他率部參加了長生口、神頭嶺、響堂鋪等戰斗,有力地打擊和鉗制了日軍,為創建晉東南抗日根據地作出了重要貢獻。
1938年4月16日晨,山西武鄉的長樂村戰斗打響,葉成煥率第772團與兄弟部隊一起將東撤的日軍截為數段,壓縮到狹窄的河谷里。戰斗一直持續到傍晚,八路軍共殲敵2200余人。
這時,有千余敵人從遼縣來援。鑒于全部殲滅該敵已無把握,上級決定以一部分兵力迷惑牽制敵人,主力立即撤出戰斗。葉成煥接到命令后,一面指揮部隊打掃戰場,裝運戰利品,準備撤離;一面跑上一個高坡,觀察敵人增援部隊的情況,完全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突然,一顆子彈射中了他的頭部。18日凌晨,葉成煥壯烈犧牲,年僅24歲。
新中國成立后,葉成煥的遺體遷葬至河北省邯鄲市晉冀魯豫烈士陵園。
在葉成煥的家鄉,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建有他的衣冠冢,方便家鄉人民前來祭奠。在烈士陵園的烈士紀念館,其英雄事跡鼓舞著無數前來參觀的人。
“葉成煥犧牲時那么年輕,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用烈士們的鮮血換來的,我們應該更加珍惜。”帶著孩子自駕來新縣接受紅色教育的河南信陽市民胡潔說。
現在,葉成煥的部分后人依然生活在土門村,守護著故居,講述著葉成煥的英雄事跡。
“從小就聽爺爺講我曾祖父的故事,我要學習他的精神,不畏犧牲,勇當先鋒,守好祖國的每一寸土地。”已是一名軍人的葉成煥侄曾孫葉文文說。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263-359641-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