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晨
一切創作技巧和手段都是為內容服務的,藝術創意的背后是文化表達,文化才是內核,是靈魂。
從事藝術創作近30年,我深刻感受到社會發展給舞臺藝術帶來的巨大變化,同時也深深體會到一切創作技巧和手段都是為內容服務的,藝術創意的背后是文化表達,文化才是內核,是靈魂。文藝工作者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努力展示一個生動立體的中國。
因為父母從事音樂創作和教育工作的緣故,我自幼學習鋼琴,后來進入舞蹈學校學習舞蹈表演。雙學業的經歷為我的編導生涯打下堅實基礎,也給予我廣闊的藝術視野。這些年來,我有幸參與一系列重要演出活動創排:擔任央視春晚舞蹈總監、擔任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文藝晚會《勝利與和平》執行導演、擔任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偉大征程》副總導演、擔任北京冬殘奧會開閉幕式導演……舞臺導演工作需要綜合考慮舞臺相關的方方面面,跨領域的學習經歷讓我能快速掌握新的技能并運用于舞臺創作中。豐富的藝術實踐讓我深刻體會到:文藝創作者要廣泛學習、博采眾長,知識面夠廣,文化底蘊夠深,藝術表達才會更豐富,作品內涵才能更厚重。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文藝工作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我們創作舞樂《中國故事·十二生肖》,希望通過和每個人息息相關的十二生肖,展現中華民族的優良品格。十二生肖是中國獨特的文化符號,蘊含豐富的文化內涵。演員要塑造的不僅僅是“十二動物”,更是富有傳統文化意蘊的生肖形象。主創成員翻閱大量史書和資料,期望把中國人對時間、生命的理解呈現出來。在“卯兔邀月”“午馬奔云”“辰龍歸元”等篇章中,我們草蛇灰線地暗伏多條時間線索——晨鐘暮鼓的一天、春夏秋冬的一年、子丑寅卯的十二年、一甲子的六十年,再將日月星辰、江河湖海等元素融入舞蹈和音樂中。很多外國朋友對中國的十二生肖很感興趣,因此節目運用不同國家的打擊樂器,用擬音的方法展現人們所熟悉的四季更迭。春天會有流水鳥鳴聲,夏天會聽到從小雨到暴雨的聲音變化,秋天豐收的鑼鼓敲起來,冬天萬物寂靜又隱約聽到沙沙響,那是白雪飄零的時刻。演出得到很多好評,有的外國朋友看完之后,會帶著朋友再看一遍,一起分享中華文化之美。
觀眾反饋也促使我不斷思考如何講好中國故事。以文化人,更能凝結心靈;以藝通心,更易溝通世界。世界級體育賽事的文藝演出是展現中國變革和中國精神的最好舞臺。在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中,我們把象征團結、友誼、殘健共融理念的“同心圓”作為主體意象。在開幕式倒計時之前,場地中間浮現巨大圓形天窗,“地球”成為燦爛星輝的圓心;在國際殘奧委會會徽展示環節,場地影像中的盲文定格為“改變始于體育”,環繞其中的盲文像素和演員構成“同心圓”;在《冬殘奧圓舞曲》環節,盲童繪就的笑臉圖畫映射在場地,構成笑臉“同心圓”;在主火炬點燃之后,所有演員歡呼著奔入場地,也形成了“同心圓”。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上,我們在“同心圓”基礎上加了一個“唱針”,讓地面屏幕轉化為具有播放、存儲、留念特質的“留聲機”。“唱針”大約20米長,由殘疾和健全演員一起推動,不僅寓意著殘健同行共向未來,同時也希望閉幕式能把這份溫暖和感動永遠保留下來,讓大家記住北京,記住“雙奧之城”。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承擔了2023“一帶一路”·長城國際民間文化藝術節中的開幕式演出。本次演出以“一帶繁花一路歌”為主題,融入很多外籍演員和外籍節目。從中國民樂旋律響起到各個國度“萬里同歌”,從海上絲綢之路起點“舉杯邀明月”到不同經緯度國家人民共享“同一藍天下”,擁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國深刻理解并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我們希望這場晚會傳遞出理解和友誼,展現全世界人民攜手共創人類未來的美好圖景。
(作者為一級編導、中國東方演藝集團藝術總監)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33-301864-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