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abel id="oextc"><meter id="oextc"><bdo id="oextc"></bdo></meter></label>
        <li id="oextc"><meter id="oextc"><bdo id="oextc"></bdo></meter></li>
      • <label id="oextc"><meter id="oextc"><bdo id="oextc"></bdo></meter></label>

            <span id="oextc"></span>

              駐馬店融媒宣傳下載
              您當前所在位置:駐馬店廣視網>文旅>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機

              【煙火人間】端午記

              時間:2025-05-29 10:24:54|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點擊量:738

               【煙火人間】

              作者:郁蔥(河北省作協原副主席)

              對端午最初的印象,源于粽子。我生長在華北平原一個幽靜的小鎮,端午在我們那里也被稱為“端陽節”“五月節”或者“五月端午”。每到初夏,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粽子一般是三角粽或四角粽,有紅豆沙餡、棗泥餡的,更多的是往里面放兩顆紅棗,粽葉就是比較寬的蘆葦葉。先把糯米或者黃米泡上半天,再包起來用細繩捆緊,放到鍋里用文火煮。那時特別想吃的,就是粽子里面那兩個很甜很甜的大棗。記得頭一年買了新粽葉,吃完粽子以后粽葉是舍不得扔的,洗干凈掛起來晾干,等到第二年再用。還記得媽媽用春玉米葉包過粽子,雖然跟粽子葉包的味道有很大區別,但吃起來依然是那么香甜。

              后來,就知道了屈原,那是在我十歲左右讀了他的《離騷》之后。我讀的第一本有關屈原的書是郭沫若先生的《屈原賦今譯》,20世紀50年代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淺黃色的書皮,很淡雅。圖書館的阿姨交給我時書還很新,估計沒有多少人借閱過。實際上我當時是看不大懂的,但覺得那樣的作品很有氣勢,于是把喜歡的段落抄在了日記本上。我喜歡《離騷》,每每吟誦,都會讓我感奮不已。

              我初中的語文老師倪老師,是一位文學愛好者。記得有一天下課后,我收了同學們的語文作業交到辦公室,看到老師的辦公桌上放著一本《離騷》,就隨口背出了其中的幾句。倪老師很驚訝,問我:“你讀過《離騷》?”我點了點頭。那天倪老師話多了起來,看得出來他有些興奮,他對我說:“中國的詩歌作品在屈原之前多為短詩,屈原開了浪漫主義長篇巨制之先河。《離騷》通篇有2400多字,是一種豪放的抒情。而《天問》中,問天地、日月、山川、靈異之外,所涉及的大多是楚國的人和事,這是他‘呵壁問天’的經典之作。”坦率地說,老師講述這些的時候,我有些茫然,似懂非懂,但我從老師的神情中感受到,寫詩,一定要有“問天”之作。

              我記得最早看到的香港影片就是《屈原》。那一天,石家莊八一禮堂座無虛席,電影的放映時間比較長,深夜走出影院時,腦海里依然回蕩著影片插曲《橘頌》的旋律。那一夜我失眠了,眼前總是出現那位“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詩人。

              端午節還有一個名字,叫作“詩人節”。隨著閱讀量的增大和理解能力的提高,我逐漸懂得,在中國古代,能被稱為“偉大”的詩人很多,但我一直以為,其中最偉大的詩人,應該是屈原。我所說的“偉大”,不僅僅在于他創作出《離騷》《九章》《天問》等,還在于他用自己的文字和身軀留給中國文人一種氣場、一種氣韻,那種氣韻塑造了文人的精神和品質并一直延續至今。我覺得何其芳先生評價屈原的一段話很精準:“《詩經》中也有許多優秀動人的作品,然而,像屈原這樣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熱情以至整個生命在他的作品里打上了異常鮮明的個性烙印的,卻還沒有。”

              屈原深遠影響著歷代文人墨客甚至是普通百姓的生活。南北朝以后,民間開始有粽子源于百姓祭奠屈原的說法。關于粽子的傳說還有很多,我的姥姥大字不識幾個,但她很智慧,經常給我講一些民間故事。記得她給我講的有關屈原的故事是:“很久以前,楚國有一個大官叫屈原,因為他生性耿直,不說假話,得罪了楚王,就被貶了官,流放到鄉下。那些年大旱,百姓饑寒交迫,食不果腹,他便用積攢的錢買了地,種了稻子,有了收成之后蒸米飯分給當地的百姓吃。饑民眾多,飯碗不夠用,有一次他順手摘了幾片蘆葦葉,把米包起來蒸熟送給鄉親們,想不到味道特別好,大家紛紛效仿,就有了后來的粽子。”這當然和傳說中的故事完全不同,但都是百姓們對粽子由來的演繹,姥姥在故事中也沒有提到屈原之死,我想那是人們一種善良的愿望:期待好人永遠都活著。民間不知流傳著多少這樣的故事,雖然情節不同,但大多與屈原有關。

              屈原是中國詩歌史上真正走向民間的一位詩人。在他去世后,人們包粽子、賽龍舟紀念他,從而形成了端午節,這種影響是任何一個詩人都不能企及的。我曾經在湖北江漢觀看賽龍舟,當時覺得異常震撼,我想起了自己家鄉場面宏大的舞龍舞獅,在我眼里,它們都是那么風云壯闊。那時候,看著龍舟疾馳,聽著鼓聲獵獵,就想起了屈原的詩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想起了屈原的精神氣度、個性品質、政治抱負、藝術探尋……

              2016年5月,我參加詩刊社的“青春回眸”活動,到株洲的炎陵、茶陵、醴陵等地采風。一日深夜,我獨自坐在湘江邊,江是平靜的、從容的。望著浩浩江水,恍惚中,我似乎看到了屈原的身影。從湖南采風回來不久的一個傍晚,霞光橫溢,不遠處的太行山若隱若現,如詩如夢。那個瞬間,我似乎有了詩興,于是寫下了一首《端午記》。寫作這首詩的時候,我覺得屈子離我很近,沅江的江水,有隔世的微涼。

              去年端午,我是在滹沱河邊一個靜謐的村莊度過的。那天晚上,萬籟俱寂,群星璀璨,我感覺,天上閃爍的每一顆星星都是一位逝去的故人。我細數著或者綺麗耀眼或者若隱若現的星星,不知道哪一顆是我心中那位偉大的詩人。這時候,風聲松聲,暮鼓磬音,融入了滹沱河水輕嘆般的音韻,一瞬間穿越了歲月千年。

              《光明日報》(2025年05月28日01版)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33-355490-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1. 責任編輯 / 詹云清

            2. 審核 / 李俊杰 劉曉明
            3. 終審 / 平筠
            4. 上一篇:一粟一黍間見萬年生存智慧
            5. 下一篇:西海固何以成為文學的沃土
            6.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国产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国产综合色香蕉精品五月婷|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五月|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色欲香天天综合网无码|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站| 一日本道伊人久久综合影| 情人伊人久久综合亚洲| 亚洲国产aⅴ综合网|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 欧美在线观看综合国产| 国产91色综合久久免费| 亚洲综合五月天|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亚洲国产综合网| 激情综合婷婷色五月蜜桃|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综合久久精品色| 五月天激情综合网|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亚洲综合久久夜AV | 久久香蕉综合色一综合色88|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高清| 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不卡区| 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hd| 色噜噜成人综合网站|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图片| 久久久久AV综合网成人| 婷婷久久香蕉五月综合加勒比|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高清| 一本一本久久aa综合精品| 综合激情五月综合激情五月激情1| 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区|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体桃花网|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尤物|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