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有老人在私域直播間購買高價低質的產品嗎?
日前媒體調查發現,不法分子通過“養生講座”“專家義診”等方式,將老年人從線下門店或短視頻平臺吸引到隱秘的直播間,利用微信群、小程序等渠道進入私域直播定向觸達用戶,采取“播完即注銷”“解散群組”“更換平臺”等手段銷毀證據,規避監管,打造欺詐的“隱秘角落”。
私域直播“割老”騙局,其實是兩類問題的結合體。一類是多年來讓很多人抓狂的“坑老”消費陷阱難題,從養生“神藥”到收藏品,從投資理財到低價旅游,線上線下都有。對此,越來越多人認識到老年人受騙背后的認知缺陷與精神需求,并有意識地以陪伴為珍貴良藥。
另一類則是私域電商監管困境。在電商平臺、短視頻平臺等公域,用戶總數雖多,但與商家聯系松散,商家營銷成本高,還面臨合規約束,“公域渠道功效性宣傳卡得很死,很多話不能講,影響推廣效果”,如若違禁,輕則被限流,重則被禁言、封號。而在微信群等私域,不僅能把品牌忠誠度高的用戶沉淀下來,不斷提高用戶黏性,還能“想說什么說什么”。也正因此,許多人從公域引流,于私域運營。不可否認,私域電商有其獨特優勢,但與此同時,也成為一些亂象滋生的溫床。近年來,私域電商領域虛假宣傳、專業資質無人查驗、產品質量無監管、用戶信息安全無保障等問題不時出現,這與目前私域處于弱監管狀態,以及隱蔽性強、追責困難等特點有關。
“坑老”消費陷阱與私域電商監管困境相結合,除了會造成老人過度使用保健品危害身體健康等后果,還容易導致更多老人受騙。一方面,私域用戶本就是商家篩選出來的忠誠度、活躍度較高人群,再加以運營,轉化為消費者的概率更大。不法分子還會構建類似傳銷的鏈條,通過獲取返利、分享抽獎等機制,鼓勵用戶拉人觀看,形成病毒式傳播。私域直播“割老”騙局中,不法分子就以“拉人頭獎勵雞蛋”等手段,誘導老年人拉人進群,甚至成為詐騙鏈條的“推銷員”。另一方面,私域直播的主播往往稱呼觀眾為“叔叔阿姨”甚至“老爹老媽”,開展高頻互動拉近與老年人的心理距離,降低老人警惕性,為推銷高價產品做鋪墊。被認識的人拉進群,又有“干兒子”“干女兒”推薦“好東西”,鮮少有老人能保持清醒。
推而廣之,弱監管的私域電商與其他亂象結合起來,諸如低價旅游、非法理財,都有危害后果進一步擴大的可能。這既需要深化對相關亂象的治理,比如加強對“坑老”消費陷阱的宣傳力度,進一步普及“父母寧愿相信騙子也不相信子女”的應對策略,也需要盡快攻破私域電商監管的技術難題,厘清私域直播平臺等各方責任,消除私域直播灰色地帶。 (維 辰)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fazhi/show-124-354519-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