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營養學會“第十二屆全國營養科學大會”近日在京舉辦, 在“優養千日 優護一生”論壇上,營養專家們提出了目前中國家庭在“生命最初1000天”中常見的營養問題:包括孕婦活動大幅減少,孕期增重過多與不足并存,營養元素攝入兩極分化,父母常常錯誤估計了孩子的胖瘦情況等。
約一半孕婦孕期體重增加超標
“生命最初的1000天”是國際公認的生命健康窗口期,指的是從媽媽懷孕到嬰兒出生后兩歲。這一階段的營養狀況不僅將影響孩子當前體格和智力的發育,還與未來的慢性病發病率有顯著聯系,是干預成年期疾病的關鍵窗口期。
中華醫學會圍產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產科主任楊慧霞教授指出,中國孕婦在體重管理上有待改進。一項“明”研究數據顯示,中國8城市有43.2%的孕婦孕期體重增加超標。與孕期增重正常比較,孕期增重過多將巨大兒發生率由9.8%提升到13.8%,而剖宮產發生率則由48%顯著提升到58.4%。
同時“明”研究的數據顯示,8城市孕婦在孕前體重不足的發生率高達21.7%。而不論是孕期增重過多還是孕前體重不足,都會導致孩子將來的肥胖風險明顯提升。
3歲內幼兒鈉攝入遠超推薦值數倍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張玉梅教授指出,中國8城市生命早期1000天相關人群的膳食模式有待改善。孕期哺乳期婦女均存在脂肪攝入比例過多,蔬菜水果的攝入不容樂觀,以及奶制品攝入不足的問題,不僅影響嬰兒的健康,也會為母親自己帶來產后甚至更遠期肥胖及其他代謝性疾病的困擾。0至36月嬰幼兒中,輔食時間添加過早以及過晚普遍存在,3歲齡兒童僅有約63%每天都會攝入水果,1至3歲幼兒鈉的攝入遠遠超出營養學會的推薦值的數倍,究其原因是自制食品中食鹽的添加。因此應對廣大父母和嬰兒看護人員宣傳在給嬰兒準備食物時不需額外加鹽。“明”研究也發現,嬰幼兒人群中營養補充劑的使用普遍存在,這說明大部分家長都很重視營養素的補充,但也有部分盲目使用導致維生素A和鋅的攝入量大大高于推薦值。
部分家長低估孩子的體重
美國Anne M· Dattilo博士特別提出孕婦和乳母均衡營養對寶寶飲食習慣建立的重要性;并介紹了幾個重要的新發現,如孕婦口味可以通過羊水傳遞給嬰兒,嬰幼兒膳食模式在2歲時已基本定型為成人一生的飲食模式。Dattilo博士在報告中也指出了中美家長共同存在的一個問題:相當一部分的家長都低估了自己孩子的體重。“明”研究8城市的數據表明,7.9%的家長認為自己孩子超重,但實際發生率高達15.4%;而14.5%的中國家長認為孩子體重不足,但實際發生率僅為4.2%,說明中國家長普遍喜歡偏胖的寶寶,而這種偏好也將影響到寶寶是否會被喂養過度。
相關鏈接:
孕期體重到底應該長多少?
1、 體重指數來幫忙
體重指數(BMI)是第一個指標,如何計算呢?非常簡單,自己體重的公斤(kg)數除以身高(cm)的平方。體重指數分為低體重(小于18)、正常體重18.5-24.9、超重(25-30),與肥胖(大于30)四個檔次,先分清自己歸為哪一類;
2、孕期應該長多少斤?
每周固定一天清晨空腹測量,飲食與衣著對體重的影響都非常大,所以一定要注意細節。測量數據準確才有科學意義。依照之前的體重指數,如果之前處于正常體重指數范圍內,每周長半公斤或者半公斤以下即可。
3、體重控制的原則,胖人更應警惕!
越胖越需要體重控制,低體重的孕婦可以控制在15公斤以下,正常體重指數孕婦控制在11-12公斤,超重在10公斤左右,肥胖則需要控制在10公斤以下。
孕期如何控制體重?
孕期控制體重,大體可歸為一句話:“一張嘴兩條腿”!一張嘴即為管理好飲食,就是吃的學問;兩條腿就是要合理的運動。
孕婦對三大營養物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的攝入,應該保持均衡,孕期每天飲食比例大體為:碳水化合物55%-65%,蛋白質20%-30%,脂肪10-15%。當然,孕婦也需要根據孕期個人身體情況、工作環境、勞動強度等條件適度增減。此外,進餐方式要采取少量多餐,孕媽正餐吃七分飽即可,多出的食量,在加餐時吃,這樣既可以穩定孕婦與胎兒的血糖,及時補充能量,也不至于因為吃得太多而引起肥胖。
很多女性一懷孕就馬上辭掉工作,這是不可取的,適當的工作,可以增加孕婦的運動量和交流的機會,有利于孕期心理及運動的調節。
適合孕婦的運動,比如散步,每天半小時到一小時的散步對孕婦是非常有好處的;游泳也非常適合孕婦,但需要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完成,為了避免早產,36周以后就不能再游泳了。瑜伽也是不錯的選擇,可以增加孕婦的柔韌性,但仍需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完成。
規律的作息對孕婦也很重要。有規律的日常生活能保證孕婦合理的睡眠時間,也為寶寶出生后的作息打下良好的基礎;按時進餐可以穩定孕婦的血糖水平,減少孕婦和胎兒低血糖的幾率,對寶寶和孕婦本身都是非常有益。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108-18022-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