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郭劍南
4月30日上午,駐馬店市公安局禁毒支隊相關負責人來到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綜合廣播《政風行風熱線》直播間,向聽眾通報了近年來我市禁毒工作開展情況、取得了哪些成效,介紹了濫用依托咪酯、大麻素、笑氣等麻精藥品的危害、需要提防哪些偽裝的新型毒品、青少年應該怎樣預防毒品侵害、除了販賣行為還有哪些涉毒行為要依法嚴厲打擊等。
該負責人介紹,新型毒品是相對鴉片、海洛因這些傳統毒品而言,主要是指通過人工化學合成的一類毒品。新型毒品從人們發現它的那一天起,就以一種偽善的面孔出現在我們面前。很多人錯誤地認為冰毒、搖頭丸、K粉等新型毒品不同于海洛因,它們不是真正的毒品,只是“娛樂消遣品”,是無害的,這個認識是非常錯誤的,新型毒品不但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而且還能引發大量違法犯罪活動及多種疾病的傳播流行。
新型毒品與傳統毒品在生產工藝、吸毒表現、吸食方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首先,生產工藝上,傳統毒品如鴉片、海洛因等這類阿片類毒品,主要是罌粟等毒品原植物再加工的半合成類毒品。新型毒品大部分是通過人工化學合成類毒品,又叫“實驗室毒品”,大部分氣味香甜,易吸引人;其次是吸毒表現上,傳統毒品,鴉片、海洛因等對人體主要以“鎮痛”“鎮靜”為主,新型毒品對人體主要有興奮、抑制或致幻的作用;另外,對社會治安造成的危害不同,傳統毒品,一般是在吸食前犯罪,由于對毒品的強烈渴求,為了獲取毒資而去殺人、搶劫、盜竊;新型毒品在吸食后會出現幻覺、極度的興奮、抑郁等精神病癥狀,從而導致行為失控造成暴力犯罪、肇事肇禍。
新型毒品根據他們的化學合成原料不同,有著不同的名字和偽裝。冰毒是目前國際上危害最大的毒品之一,毒性劇烈。外觀為純白結晶體,對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具有極強的刺激作用,吸食后會產生強烈的生理興奮,能大量消耗人的體力和降低免疫功能,嚴重損害心臟、大腦組織甚至導致死亡。吸食成癮者還會造成精神障礙,表現出妄想、好斗等。
搖頭丸外觀多呈片狀,形狀多樣,五顏六色。以苯丙胺類興奮劑為主要成分,還常含有冰毒、氯胺酮、麻黃素、咖啡因、解熱鎮痛藥等毒品和藥物,由于濫用者服用后可出現長時間難以控制隨音樂劇烈擺動頭部的現象,故稱為搖頭丸。吸食危害主要是具有興奮和致幻雙重作用,服用后表現出超乎尋常地活躍,整夜狂舞,不知疲勞。同時在幻覺作用下使人行為失控,常常引發集體淫亂、自殘與攻擊行為,并可誘發精神分裂癥及急性心腦疾病。
K粉,學名氯胺酮。靜脈全麻藥,有時也可用作獸用麻醉藥。一般人只要足量接觸二三次即可上癮,無臭,易溶于水,可隨意勾兌進飲料、紅酒中服下。K粉具有很強的依賴性,服用后會導致神經中毒反應、幻覺和精神分裂癥狀,出現怪異和危險行為。一些不法分子經常在迪吧、舞廳等娛樂場所將K粉和冰毒 、搖頭丸混合一起兜售給吸毒者使用,由此導致毒品之間相互作用產生的毒性較兩種毒品單獨使用要嚴重得多(即1+1>2),很容易導致過量中毒甚至發生致命危險。目前也有發現把K粉溶于水中騙取年輕女性服用后實施性侵犯,因此也被叫做“迷奸藥”。
還有一種像貼畫的新型毒品——“LSD致幻劑”,俗稱“郵票”,它是一種強烈的半人工致幻劑。無色無味但毒性極強,犯罪分子會將“LSD溶劑”吸附在紙上,浸泡飲料或者直接含服。一張比指甲蓋還小的紙片,“威力”卻是搖頭丸的3倍,皮膚接觸后也能被皮膚吸收,只要將這張小紙片含在口中,吸毒者會開始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只需100微克(相當于一粒沙子1/10的重量),就足以讓人在視覺、聽覺和記憶上產生幻覺,甚至出現急性精神分裂。
需要警惕的是現在新型毒品一直在變換偽裝,一些毒品被包裝成“彩虹煙”“迷幻蘑菇”“神仙水”“奶茶包”“跳跳糖”……好聽的名字背后,是各種極具偽裝性、迷惑性的新型毒品,別看名字好聽,包裝好看,如果有人私下給你品嘗一定要警惕!(編輯 李宗文)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124-321083-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