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慶假日是觀察“四風”問題是否反彈的重要節點,在剛剛過去的中秋節、國慶節,人們可以明顯發現,節前公款送禮的車少了,豪華的晚會沒有了,利用節慶公款請客吃喝的大為減少。這正是持續一年多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帶給公眾最直接的感受。
人民論壇問卷調查中心在前期“四風”問題網絡調查的基礎上,進一步通過發放書面問卷進行再調查與梳理,以勾勒出公眾最反感的“四風”問題十大表現,這對于反“四風”常態化具有重要意義。
群眾最反感哪些“四風”問題?這折射出哪些值得注意的深層次問題?
哪些“四風”問題群眾最反感
“哪些‘四風’問題最突出、最令人反感”?調查結果顯示,依據得票率排名,受訪者最反感的前10種“四風”問題依次為:“吃拿卡要,刁難群眾”(84.20%)、“迎來送往,大吃大喝”(70.50%)、“好大喜功,政績注水”(69.79%)、“文山會海,官話套話”(65.46%)、“脫離實際,主觀臆斷”(61.23%)、“享受排場,熱衷玩樂”(60.42%)、“下訪調研,走馬觀花”(59.09%)、“工作應付,庸懶散軟”(56.24%)、“檢查評比,過多過濫”(55.22%)、“樓堂館所,競相豪華”(54.76%)。
十項中四項指向形式主義
梳理調查數據,群眾最反感的“四風”問題中,涉及形式主義的4項,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各2項。群眾最反感的形式主義,是“文山會海,官話套話”、“好大喜功,政績注水”、“下訪調研,走馬觀花”、“檢查評比,過多過濫”;群眾最反感的官僚主義,是“吃拿卡要,刁難群眾”、“脫離實際,主觀臆斷”;
群眾最反感的享樂主義,是“享受排場,熱衷玩樂”、“工作應付,庸懶散軟”;群眾最反感的奢靡之風,則是“迎來送往,大吃大喝”、“樓堂館所,競相豪華”。
“吃拿卡要”和“迎來送往”的反差傷民心
由上述數據,“吃拿卡要,刁難群眾”以84.20%的得票率高居“群眾最反感 ‘四風’問題”的榜首,“迎來送往,大吃大喝”、“好大喜功,政績注水”也分別以70.50%、69.79%的得票率位列前三。
采訪中發現,除針對問題本身,群眾更加反感的是“反差”。受訪者的反感情緒溢于言表:一些干部對民“吃拿卡要”、“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 對官“迎來送往,大吃大喝”;對上“政績注水”,對下“好大喜功”……群眾最反感“四風”問題,不是別的,正是少數干部對上對下、對官對民、對公對私迥異的“兩張臉”。
問題聚焦于干群關系和干部之間的關系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與奢靡之風這“四風”,是損害黨群干群關系的根源。同樣地,群眾最反感的“四風”問題多有涉于干群關系,如“吃拿卡要,刁難群眾”。處理好干群關系,只有首先做到“不吃”、“不拿”、“不卡”、“不要”、“不刁難”,才能真正“回到群眾中去”。
“迎來送往,大吃大喝”則把公眾的反感集中在干部之間關系上。干部之間“不迎不送”、“不吃不喝”,對上對下客觀對待,實事求是。既有利于消除工作中的形式主義之風,同時也能有效避免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的盛行。所以,有專家指出,能否處理好干群以及干部之間關系,考驗了黨的執政信念,也考驗了黨的執政能力。
反感度高,每一問題均有超過50%的得票率
本次調查的得票率事實上也是每種“四風”問題的反感指數,得票率越高,反感指數即越高。調查得出的十種“四風”問題涉及內容多樣,分布廣泛,而十種問題當中,每一問題均有超過50%的得票率。“吃拿卡要,刁難群眾”、“迎來送往,大吃大喝”甚至招致七成以上受訪者的一致反感。
公眾最反感,暴露問題最嚴重。“四風”問題類似長在健康肌體上的膿瘡,如果任其發展,將嚴重腐蝕黨的自身建設。直面問題,對準焦距、找準穴位、抓住要害,探索長效機制,將“為民務實清廉”切實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實解決這些問題,是反四風常態化應有之義。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124-9575-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