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廣視融媒訊】(通訊員 曲生智)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泌陽縣把產業扶貧作為打好脫貧攻堅戰的關鍵舉措,圍繞“牧、菌、林”三大支柱產業,帶動4.7萬名貧困群眾,讓全縣72個貧困村2.1萬名群眾摘帽脫貧。探索出了一條符合泌陽實際的產業扶貧新路子。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泌陽縣委、縣政府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依托“夏南牛”產業優勢突出、特色鮮明、基礎廣泛等優勢和特點,把發展“夏南牛”確立為產業扶貧的主導產業,推動夏南牛產業扶貧向縱深開展。依托河南恒都食品有限公司帶動2000戶貧困戶發展肉牛養殖,每戶年均收益不少于3000元。目前,全縣已建成232個夏南牛養殖基地,出欄100頭以上的肉牛規模養殖場達到183個,吸納540名貧困對象就近務工,有860戶貧困戶,把牛交給企業和合作社托管代養。整合涉農資金1.5億元,設立產業發展基金,采取“以獎代補”方式,按人均3000元,對發展產業的貧困對象進行補助。目前,已有160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獎補模式發展“夏南牛”養殖項目。
在脫貧攻堅中,該縣充分發揮食用菌投資小,見效快,周期短,易普及的特點,將食用菌特色產業作為帶貧的主導產業,通過出臺優惠政策,創新帶貧模式,為貧困戶脫貧致富傘。通過推行“三個零”模式,全縣先后在十六個鄉鎮建食用菌產業園和基地35個,建成4000個食用菌種植大棚,帶動1300戶貧困群眾發展食用菌產業增收。食用菌企業發揮科技技術優勢,定期組織貧困戶到香菇生產基地學習,對學有所成的,優先聘用,進一步激發貧困戶脫貧內生動力。目前,大地菌業有限公司已在韓國累計安排貧困人員23人,人均年收入達7萬多元,實現了“輸出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 對有一定種植技術,愿意創業的貧困戶,每新種植一袋香菇補貼3元,新建一個大棚補貼2000——10000元。目前,全縣共有913戶貧困戶通過種植香菇創業致富。
2016年以來,泌陽縣把林果產業作為脫貧致富的長效產業之一,堅持良種新建基地與高接換優改造老基地“兩手抓”,發展林果11萬畝、掛果面積 6.3 萬畝,產量9.45萬噸,年實現產值6億元以上,2017年帶動 1362 戶2836名貧困人口走發展致富路。從果苗的種植到田間管理再到梨的銷售共有10個月的務工期。合作社按天發放勞務工資,每個貧困戶每年可穩定收入勞務費15000元以上。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14-216437-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