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廣視網訊(通訊員 晶晶 長振)今年以來,王店鎮堅持以維護社會和諧為目標,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化解體系;積極推行網格化服務管理,落實工作責任,細化管理措施,創新服務方式;進一步加強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全面推行信訪工作七項制度,實現了基層矛盾糾紛調處工作關口前移、重心下移,做到了問題早發現、事態早控制、矛盾早化解,走出了一條保穩定、創和諧、促發展的新路子。
建立工作平臺,不斷完善矛盾糾紛調處化解體系
按照“四有四落實”(有場所、有牌子、有臺賬、有人員,落實機構、落實制度、落實資金、落實報酬)的標準,建立了鎮、村、組三級矛盾糾紛調處網絡。一是投入3萬元建立了高標準的鎮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購置了空調、辦公桌椅,制作了版面。同時健全了組織,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主任由黨委書記擔任,其他相關班子成員為副主任,綜治、信訪、公安、法庭、司法等單位負責同志為成員,辦公室設在綜治辦。中心主要負責組織開展法治德治教育、接訪處訪、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化解等工作。二是投入9萬元在18個行政村建立了調解室,購置了必要的辦公設備,配備了專職民調員,具體負責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糾紛調處化解等工作。三是在各個自然村建立了平安室,并設立便民服務代辦站,每個平安室由1—3名網格管理員負責,平安室主要負責本村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為民服務、社會治安的協防等工作。
實行網格責任制,實現“瑣事”網格調處
化解矛盾糾紛關鍵在早發現。對此,該鎮堅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傾,在全鎮積極探索實行網格化管理。一是夯實網格責任。根據實際情況,將轄區18個村委劃分為102個基礎網格,每個網格配備了網格長和網格員,明確了他們的崗位職責、管理范圍、工作流程,要求網格員認真履行好“七員”職責。確保網格長、網格員在第一時間掌握社會動態、第一時間收集矛盾糾紛、第一時間介入調解。二是規范服務流程。采取信息收集——立案受理——任務派遣——問題處理——結果反饋——核查結單“六步工作流程”進行處置,實現了各類問題、瑣事自下而上收集、自上而下解決。三是實行信息化管理。為提高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效率,該鎮投入10萬元建立了社會治理綜合信息平臺,把全鎮各戶的基本信息全部錄入到信息管理平臺,通過信息平臺就可以全面了解各戶的基本情況。同時,為網格員配備了移動終端手機,網格員對排查出的不能及時解決的矛盾糾紛和突發事件通過移動終端可以快速上傳到鎮綜合信息平臺,信息平臺值班人員把信息匯總后經領導簽批交由相關職能部門調處解決,做到了“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信息平臺的應用,使一大批矛盾糾紛得到了及時發現, 及時解決,實現了矛盾糾紛信息化管理。
2015年3月17日,下灣村大尹莊西組網格員郭建德向鎮網格化信息平臺發信息稱,大尹莊西組群眾郭某反映宋某拉院墻占用村集體生產路,影響郭某及部分群眾出行,要求其拆除,宋某認為沒有占生產路,堅決不拆處,雙方產生矛盾。鎮網格化信息平臺值班人員接到信息后,立即通知下灣村二級網格長趙春生組織人員前去調解。經過走訪群眾及查閱有關村規劃圖紙資料,發現宋某拉院墻確實占用了部分村集體生產路。經過調解,雙方最終達成一致協議,將宋某家的院墻角由直角改為圓角,繞過生產路,以方便群眾出行。由于問題發現處理及時,有效避免了上訪事件的發生。
強化源頭預防,加大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力度
一是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落實好各項惠民政策。在落實各項惠民政策過程中,在各村積極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重大事項讓群眾參與、讓群眾知情、讓群眾監督,從源頭上避免矛盾糾紛的發生。二是認真落實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把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作為重要事項、決策、措施出臺的前置條件、必經程序和剛性門檻。凡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項都進行了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今年以來,在集鎮建設、社區建設、道路建設等用地上通過開展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沒有出現一起上訪事件。三是及時受理解決群眾訴求。一方面把信訪納入法治化軌道,加強初信初訪化解工作,強化初信初訪責任措施,嚴格落實依法逐級上訪制度,引導當事人依法逐級上訪。另一方面注重在解決問題上下功夫,做到訴求合理的解決到位,訴求無理的教育到位,生活困難的幫扶救助到位,行為違法的依法處理到位。鎮黨委、政府堅持對于群眾的訴求,只要群眾要求合理,就會想盡一切辦法給以解決,不讓群眾利益受到損失。
王店鎮敬老院由老鄉政府院改建而成,由于房屋年久失修,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為改善五保老人的居住條件,王店鎮黨委、政府多方籌措資金,于2014年3月開工建設住房樓。由于敬老院位于王樓村委王樓東組地界上,王樓東組群眾以住房樓遮擋陽光為名,阻止施工,并多次到鎮政府反映問題。鎮村兩級通過現場勘測、走訪干部群眾,發現住房樓確實影響王樓東組生產路的采光,遇到下雪天氣,道路結冰,給群眾出行帶來不便。后經過多次召開村民會議商討,最終鎮財政撥出專項資金5.2萬元,按照“村村通”道路的標準,對該路段進行硬化,修建水泥路197米,同時對該組兩戶困難家庭進行幫扶救助。通過鎮村兩級干部的不懈努力,使這起長達一年多的矛盾糾紛終于得到徹底化解。四是推進信訪信息化建設,建立網上受理、網下辦理、網上流轉的信訪事項辦理程序,實現辦理過程和結果可查詢、可跟蹤、可評價。
以案結事了為目標,全面推行七項制度
在堅持排查、分析、研判、調處等基本制度的基礎上,結合我鎮實際,堅持實行六項制度:一是實行信訪代理制度。在征得信訪人同意后由鄉村干部陪同信訪人到上級有關部門反映問題、表達訴求,引導群眾依法依規信訪。二是調解協議書評閱制度。對人民調解和行政調解的協議,及時組織法庭、司法、律師等專業人員評閱,避免調解出現違法違規現象。三是重大矛盾糾紛聽證制度。對長期不能化解的矛盾糾紛,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法官、律師、糾紛當事人等召開聽證會,通過社會力量參與,講情、講理、講法,爭取群眾理解信任,促進問題解決。四是疑難信訪案件研判會商制度。對重大疑難信訪案件,如“三跨三分離”(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人事分離、人戶分離、人事戶分離)案件、特殊利益群體等,由黨政主要領導召集有關單位集中研判,制定化解方案、限定辦理時限。五是聯動調解制度。通過行政調解和人民調解聯動,促進矛盾糾紛化解。六是實行領導接訪包案制度。每天至少有一名科級干部接訪,對接訪中不能當場解決的立即交辦。對排查出的矛盾糾紛明確包案領導,包案責任人,限期解決。七是加大獎懲力度。對全年無信訪村,除了縣按全村總人口人均2元獎勵外,鎮政府撥出專項資金3萬元,按人均1元標準進行額外獎勵,并作為評先評優重要條件;對矛盾糾紛化解不力、信訪問題突出的村,罰款2000元并取消年終評先評優資格。
今年以來,通過全鎮廣大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先后化解宅基地糾紛、林坡糾紛等各類矛盾糾紛47起,杜絕了越級及集體上訪19起,全鎮信訪量較上年度下降了52% ,實現了“由亂到治”的轉變,目前,全鎮呈現出社會和諧穩定、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可喜局面。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14-25603-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