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化建設 區域化種植 規模化發展 產業化經營
我市特色農業發展勢頭強勁
近年來,作為國家和省重要的糧油生產基地、畜產品生產基地,我市充分利用區域自然資源優勢,從培育特色農業優勢入手,加快結構調整,進一步優化布局,現已初步形成了以畜牧、油料、花木、蔬菜、煙葉、食用菌等為主的特色農業,并催生出了“全國十大食用菌生產基地縣”、“全國花生種植第一大縣”、“全國白芝麻生產大縣”等。2013年,全市特色農業產值約占農業總產值的40%以上,有力地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特色農業初具規模。近年來,我市特色農產品種植面積保持在600萬畝左右,占農作物播種面積的37%左右。其中,花木種植面積7.84萬畝,總產值28.6億元;常年食用菌干鮮品產量19.74萬噸,年產值31.44億元;花生種植面積穩定在300萬畝以上,花生果總產量95萬噸;芝麻種植面積75萬畝,產量6萬噸;蔬菜栽培面積175萬畝,總產量430萬噸。在畜牧生產方面,2013年,全市肉類總產量86.22萬噸,畜蛋產量33.62萬噸,奶類產量7.21萬噸,畜牧業產值272.8億元。尤其是近年來,我市和泌陽縣把夏南牛作為中國知名品牌培育,建成年出欄200頭以上的夏南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165個,其中年出欄5000頭以上的7個、萬頭以上的2個,夏南牛規模養殖比例達到55%。
特色農業不斷完善。地方品牌發展較快。經過近年來的發展,我市形成了平輿白芝麻、正陽花生、銅山牌煙葉和泌陽花菇、夏南牛等一批地方品牌。其中,以泌陽縣為主產區,分布在泌陽、遂平、西平、確山等縣35個鄉鎮的食用菌品牌不斷顯現,常年產量在20萬噸左右,產值31.4億元。更加注重標準化生產。通過大力推廣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技術,全市建成蔬菜生產園區176個。其中有5個蔬菜生產園區被農業部命名為“蔬菜標準化生產園”,蔬菜、瓜果年抽檢合格率均在98%以上。經營規范化程度不斷提高。如花木種植生產和畜禽養殖都是通過土地流轉后集中種植養殖,從而提高了規范化經營水平。
農業龍頭企業實力明顯增強。龍頭企業綜合效益顯著提高。各縣區把農業龍頭企業作為特色農業發展的重點,不斷增強龍頭企業的實力。2013年,全市市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316個,其中國家級2個、省級46個;省以上龍頭企業資產總額146.9億元。龍頭企業品牌化建設不斷增強。農業龍頭企業注重標準化建設,提高產品質量,增強企業活力。目前,龍頭企業獲得省以上名牌產品或著名(馳名)商標的14個,獲得“三品一標”(指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認證的有194個。其中,獲得“無公害產地”認證的農產品生產基地122個,獲得“綠色產品”認證的產品63個,獲得“有機食品”認證的產品6個,獲得“地理標志”認證的產品3個。
都市生態農業穩步發展。重點在“一中心五組團”周邊,以特色種植業、設施園藝業、生態休閑業、農產品加工和流通業為主體,整合市區周邊山水生態資源,帶動特色小城鎮、特色村落、特色農家樂快速發展。大力發展集農業生產、觀光、休閑度假、農事體驗于一體的都市生態農業。構建“高效精品種植、鄉村旅游服務、生態休閑觀光”三大產業板塊。加快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抓好蔬菜標準化園區、百里畫廊鄉村旅游風情帶、休閑觀光農業示范園區建設。目前,全市休閑旅游農業企業71家,年接待游客225.8萬人次。
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發展迅速。近年來,各縣區把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作為發展特色農業的重要載體,以特色農業為基礎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以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推動特色農業發展。至2013年年底,全市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有8616個,帶動農民會員和非成員農戶51.6萬戶,僅2013年就新增注冊5891家,是2007年至2012年6年注冊總量2725家的2倍以上。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16-10206-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