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一般都是先開花后結果,你見過花果同樹的景象嗎?在湖北宜昌三峽庫區秭歸縣柑橘種植區域,每年的3~5月份就有這樣的奇異景象,在同一棵臍橙樹上,既有花開又有果實,花是新春的花,果卻是去年成熟的果。如果你來旅游,既可賞花又可采摘,欣賞“一樹臍橙紅到春”的難得景觀。這就是華中農業大學在“948計劃”支持下從國外引進的柑橘晚熟品種。
我國的柑橘產業發展快,規模大,但在品種結構上存在一些問題:如品種熟期集中,以前的品種主要集中在10~12月份;鮮食品種為主,而加工類型品種偏少。此外,高品質栽培及部分加工技術滯后,也影響我國柑橘產業的發展。針對這些問題,從1998年開始,在“948計劃”的支持下,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聯合國內主要柑橘科研院所和地方柑橘生產及管理部門,開展了柑橘新品種、栽培技術及加工關鍵技術引進工作。共引進幾十個柑橘品種,采用“引進一批,示范一批,儲備一批”的策略,通過品種的適應性比較、品質分析和市場前景預測,將部分在示范區表現好的品種進行示范推廣,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更顯示出良好的應用前景。
在華中農業大學的柑橘園里,記者一邊品嘗著剛從樹上采摘下來的各種柑橘,一邊聽著劉繼紅教授如數家珍般的介紹。劉繼紅是華農園藝林學學院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教授、博士生導師,他告訴我們,這里的許多品種都還在試種選育過程中,通過對比分析,篩選出最好的品種進行示范推廣。
花果之所以能同樹,是因為采用了從國外引進的晚熟品種和晚熟技術,經過自己的改良,可以使臍橙在當年12月份成熟以后,果實在樹上一直保留到來年春天,從而彌補春節以后沒有鮮果的市場空白。
除了引進了優良品種外,通過“948計劃”的支持還引進了起壟栽培、覆膜增糖、留樹保鮮等先進的栽培技術。
覆膜增糖技術目前已在湖北柑橘種植區推廣,這種技術就是在果園的地面上鋪一層地膜,利用地膜的反光效果和控水作用,提高果品的糖度。一開始果農也懷疑,你在地上鋪一層地膜就能管用?可鋪上以后發現,果品無論在外觀上還是在內在品質上都有顯著的提高。
優良品種與先進栽培技術的引進,促進了我國柑橘產業的發展,更給果農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晚熟品種不但填補了春節后的市場空白,而且售價每公斤都在6到10元。而采用覆膜增糖技術的果品要比一般果品在價格上高出一倍多。難怪在宜昌的果農中流傳著這么一句話:“大兒子,小兒子,不如一個‘柑'兒子!”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16-1207-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