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張軍紅 袁野 陳威猛(實習)
春染沃野,麥浪涌綠。正值小麥田間管理黃金期,驛城區水屯鎮的千畝麥田里,植保無人機群穿梭云端精準施藥,智能灌溉系統"云端把脈"按需輸水,農技專家"把診問脈"下沉田疇。作為智慧農業的探路者,該鎮構建起從墑情監測、水肥調控到病蟲害防治的全鏈條數字化管理體系,讓傳統春耕"憑經驗"變身"看數據",為夏糧豐收筑牢科技防線。
4月17日,走進水屯鎮水屯村的麥田,幾架無人機正嗡嗡作響,在技術人員熟練操控下有序進行農藥噴灑作業。飛手小李緊盯著手中遙控器,時刻關注無人機飛行軌跡。他介紹說:“現在用無人機進行植保作業方便太多了。以前人工打藥,效率低不說,還容易噴灑不均勻。這無人機搭載高精度噴霧系統,能依據麥田地形和作物生長狀況精準控制農藥用量,一天就能完成上百畝作業任務,省時省力,防治效果也大大提高,為小麥健康生長加了一道‘保險’。”
在智能灌溉方面,水屯鎮同樣走在前列。在水屯村的另一塊農田里,智能灌溉系統根據傳感器收集的數據自動調節灌溉水量。這套系統通過土壤濕度傳感器、氣象站等設備,實時監測土壤墑情、氣溫、光照等信息。一旦土壤濕度低于設定閾值,系統便自動啟動灌溉設備,精準為小麥補充水分。種糧大戶姚喜林看著田地里均勻噴灑的水花,滿臉笑意:“以前澆水全憑經驗,不是澆多就是澆少,現在有了滴灌帶,小麥啥時候需要水就啥時候澆,既省人力又省水,后期小麥施肥時,還能通過滴灌進行,小麥產量肯定低不了。”
為確保春耕期間農資供應充足,水屯鎮政府聯合當地農資經銷商早早做好農資儲備工作。駐馬店市驛城區潤農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農資供需信息平臺,實時掌握全鎮農資庫存和需求情況,通過優化配送路線,讓農資及時、準確送到農戶手中。
水屯鎮農技人員下鄉指導也為農戶解決了諸多實際問題。田間地頭,總能看到農業技術人員忙碌的身影。正在麥田里為農戶講解病蟲害防治知識的水屯鎮農業技術推廣站主任趙放達說:“現在小麥正處于抽穗揚花期,重點要做好澆水工作。下一步重點是見花打藥,預防赤霉病、銹病等,打藥時可以配合營養液,增加后期小麥千粒重。目前麥粒數已基本固定,只有增加千粒重,產量才能上去。接下來40天左右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一定要密切觀察,發現病情及時預防,不能等病害發生了再防治。”
據了解,水屯鎮已組織多支農技服務小分隊深入各個村莊,開展技術培訓和現場指導,累計培訓農戶上千人次。
在鄉村振興政策推動下,水屯鎮的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業合作社積極探索數字化農業發展之路。驛城區潤農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引入農業大數據平臺,實現小麥種植全過程數字化管理。合作社負責人介紹:“自從地里面裝了傳感器,我們坐在辦公室就能隨時隨地監測小麥是否需要澆水、施肥,是否有病蟲害,實現精準管理。”
在“智慧農業”助力下,水屯鎮的小麥田間管理工作正有序推進。未來,水屯鎮將繼續深化智慧農業應用,不斷探索創新,推動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邁向新臺階 。(編輯 詹云清)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16-351840-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