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協召開四屆三次常委會議,圍繞加快推進駐馬店市現代物流業發展進行專題議政。(資料圖片)
編者按:
今年6~10月,市政協就加快推進駐馬店市現代物流業發展進行了調研。市政協于11月15日召開四屆三次常委會議,圍繞加快推進駐馬店市現代物流業發展進行了專題議政。市政協相關專委會、市政協委員以及有關單位作了會議發言,提出了很有見地的意見和建議。現將市政協各專委會、政協委員在市政協常委會議上的發言摘發如下:
加快建設馬莊鐵路物流園區大力推動駐馬店市鐵路物流發展
市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
近年來,駐馬店車務段充分發揮鐵路運輸的成本優勢、遠程優勢、網絡平臺優勢,不斷拓展集裝箱貨物運輸、物流總包等新型業務,駐馬店市鐵路物流的運輸能力和服務水平有了長足進步。但目前駐馬店市鐵路物流還存在經營體制和機制與現代物流發展不相適應,物流管理、網絡管理及軟件開發人才缺乏,門對門運送不夠便捷、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等不足。
為此建議:一是加強對鐵路物流發展的引導和支持。出臺促進全市物流業發展的政策意見,對鐵路物流等方面物流的發展定位、規劃布局、設施建設、信息推廣等關鍵性問題作出指導,不斷推動駐馬店市物流業發展;推動駐馬店車務段加強自身建設,積極支持鐵路物流園區和企業引進專業人才,做好員工培訓,提升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二是加快鐵路物流配套設施改造。加快市內物流通道建設,提高路網服務水平和鐵路物流接轉送達運行速度;改善貨場周邊環境,解決好鐵路貨場周邊交通擁擠、經常性交通管制對貨場作業影響大的問題;推動電網設施改造,為鐵路貨運場站提供正常的電力保障。三是大力發展多式聯運物流。以發展公鐵聯運為重點,加快建設公鐵緊密銜接、快速轉換的交通運輸網絡,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和物流運行效率。加快提升鐵路集裝箱運輸能力,繼續推動西平縣等車站開辦集裝箱業務;加大海鐵聯運物流的宣傳力度,挖掘駐馬店市潛在客戶資源,并積極爭取周邊市、縣的出口企業來駐馬店市辦理業務。四是加快推動馬莊鐵路物流園區規劃建設。高標準、高起點做好馬莊鐵路物流園區的總體規劃,努力把其打造為以鐵路貨運為基礎,以豫南多式聯運中心和內陸港為功能定位,集中轉集散、產業聚集、城市配送、專業市場為一體的綜合商貿型物流園區。積極與武漢鐵路局協商成立馬莊鐵路物流園區管委會,選擇懂物流、會管理的人才作為管委會骨干成員。結合駐馬店實際及園區各項功能定位,以功能齊備、高效便捷為目標,逐步建設布局合理、設施完善的各個功能分區。建設園區信息平臺,提供鐵路、公路、多式聯運等物流信息服務,實現對配送場站、運輸車輛和人員的精準調度,打造智慧物流園區。招大引優,引進一批管理先進、競爭力強的物流企業落戶馬莊,共同促進馬莊物流園區的繁榮和發展。以馬莊鐵路物流園區為依托,大力構建“一站式”出口多式聯運體系,逐步把駐馬店市打造為區域物流中心城市和輻射豫南的內陸無水港。
發揮農業大市優勢推動冷鏈物流發展
市政協經濟委員會
隨著農業結構的調整和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生鮮產品的產量和流通量逐年增加,人們對生鮮產品的安全和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駐馬店市作為農業大市、人口大市,市委、市政府把冷鏈物流擺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圍繞發展冷鏈物流建設園區、培育企業、強化保障,有力推動了駐馬店市冷鏈物流發展。但從調研的情況看,駐馬店市冷鏈物流仍處于起步階段,規模化、系統化的冷鏈物流體系尚未形成,與發展現代農業、居民消費和擴大農產品銷售的需求相比仍存在差距。
為此建議:各級黨委、政府緊緊抓住我省作為中央財政支持冷鏈物流發展的十個省份之一這一機遇,將冷鏈物流發展作為駐馬店市現代物流業發展的重點方向,加快推動駐馬店市冷鏈物流發展。一是加強規劃引領和政策扶持。搞好頂層設計,盡快編制全市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優化冷鏈物流布局,形成集群發展優勢。推進冷鏈物流中心(配送中心)項目規劃建設,發展區域內農產品及藥品冷鏈物流體系。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充分利用國家、省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加大財政支持力度。二是完善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加快農產品產地預冷設施建設,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在農產品主產區和部分田頭市場建設規模適度的預冷、儲藏保鮮等初加工冷鏈設施。加強冷鏈物流園區建設,依托大型食品加工生產基地、農產品批發市場主體,建設一批具備低溫倉儲、流通加工、交易展示、中轉集散和分撥配送等功能的冷鏈物流園區。鼓勵農產品物流企業配置節能環保的冷鏈運輸車輛。鼓勵大型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和連鎖經營企業建設鮮活農產品冷藏、低溫倉儲設施和停靠接卸冷鏈設施,發展從農田到餐桌的鮮活農產品現代物流體系。三是培育冷鏈物流龍頭企業。利用駐馬店市每年舉辦全國農產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會這一平臺,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進農產品加工企業和大型冷鏈物流企業進駐駐馬店市,發展第三方冷鏈物流。支持有條件的生產流通企業采取“冷鏈配送+連鎖零售”、“網絡化冷庫+生鮮加工配送”、“生鮮電商+冷鏈宅配”、“中央廚房+食材冷鏈配送”的商業模式,逐步完善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第三方冷鏈物流中心和冷鏈物流服務網絡。四是構建冷鏈物流信息平臺。鼓勵社會資本通過設立產業發展基金等方式參與建設“冷鏈物流公共服務信息平臺”,支持龍頭企業率先建設冷鏈產品質量追溯和全程溫控管理信息平臺,大力發展“互聯網+冷鏈物流”,構建“產品+冷鏈設施+服務”信息平臺,實現市場需求和冷鏈資源之間的高效匹配對接,提高冷鏈資源綜合利用率。五是推動冷鏈物流人才培育和引進。引導和支持市內高等院校設置冷鏈物流相關專業和課程,推動企業、行業協會、學校合作建設冷鏈人才實訓基地,形成多層次的教育培訓體系。把引進冷鏈物流人才納入駐馬店市人才引進工作計劃,支持冷鏈物流企業引進冷鏈物流策劃、信息化管理等高端人才。
發展生產性物流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市政協縣區政協工作指導委員會
近年來,駐馬店市生產性物流取得了長足發展,總量規模不斷擴大,吸納就業能力不斷增強,對于企業的保障和支撐能力日益顯現,總體呈現生產企業普遍采用外包物流模式、行業規模效應顯現、對現代物流業發展帶動作用增強等特點。雖然駐馬店市現有物流業能夠基本滿足生產企業的需求,但是生產企業物流環節發展滯后,依然停留于傳統的公路貨運、公路配載的發展模式,還不能做到面向生產企業的生產全過程進行服務,對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作用有限,表現在缺乏政府主導,尚未形成發展合力;融合發展不夠,缺乏內生動力;缺乏骨干企業,服務功能單一;物流企業技術裝備落后,智能化水平較低。
為此建議:一是堅持政府統籌主導。完善駐馬店市現代物流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把現代物流業發展作為駐馬店市戰略性行業來推動。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最大限度地減少行政性審批,進一步放開生產性物流領域市場準入。鼓勵物流企業、生產企業共同建立物流行業協會或中介組織,充分發揮其在政策制定、標準實施、行業監管、訴求反饋、績效評估等方面的作用。完善生產性物流統計服務體系,監測分析生產性物流業運行態勢。二是培育領軍物流企業。充分發揮駐馬店市產業、資源及區位優勢,推進食品加工、裝備制造、化工、電動車等優勢產業釋放物流需求,形成一批與物流業相銜接的產業集群,拓展物流業市場空間。落實國家支持物流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深入推進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迅速發展為生產性物流領軍企業。引進有實力的大型物流企業集團,將經營場地相對集中、經營規模較小的倉儲企業以資產為紐帶進行資源整合,組建股份制企業集團,培育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并以第三方物流為主的大型物流企業,形成具有自主品牌、本地化的專業物流“航母”。三是堅持強化要素保障。發揮政府主導地位,制定物流信息化發展的總體戰略。建立公共網絡信息平臺,逐步整合政府、企業所掌握的各種物流信息資源,促進資源共享。推進信息及服務平臺、網絡運營和開發平臺的互聯互通,實現訂單處理一體化、倉庫管理智能化、貨物跟蹤全程化、客戶咨詢自動化。四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生產性物流領域稅收“營改增”政策,研究制定重點生產性物流項目稅費減免扶持政策。借鑒外地先進經驗,用足用活土地政策,保障現代物流業發展。推動金融機構拓展物流金融業務,支持發展現代物流業產業基金。
發展郵政快遞物流構建郵政服務新格局
市政協農業委員會
近年來,駐馬店郵政加快推動郵件處理中心建設,優化陸運網絡運輸組織,強化終端攬投網絡建設,形成了以郵區中心局為節點,網絡覆蓋全市鄉鎮村、輻射全國、通達世界2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郵政服務格局。特別是駐馬店市郵政行業積極發揮郵政快遞企業的橋梁優勢,服務電商產業發展;發揮郵政物流分銷渠道優勢,助力工業品下鄉;創新新的經營模式,助推農產品進城;發揮平臺優勢,積極承接和拓寬政府公共服務項目,提供優質便民服務,有力促進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滿足了廣大城鄉居民生產生活需求。但目前駐馬店市郵政快遞企業發展規模較小、層次不高,專業物流園區建設比較滯后,倉儲分撥、運輸、信息服務等能力不足;物流快遞行業管理不夠規范,部分企業為了利潤惡性競爭,無序發展公文類寄遞等業務,容易帶來安全隱患;在推動駐馬店市農產品賣全國、利用農產品上行助力精準扶貧等方面,有關部門對郵政快遞企業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大,郵政快遞行業優勢未能得到有效發揮。
為此建議:一是各級政府加快推進郵政快遞現代物流園區建設,加大用地保障力度,提高手續辦理效率,提供相關配套服務,支持郵政物流企業將倉儲設施、分撥中心、運輸企業轉移到物流園區,擴大郵政快遞業務服務范圍,增強服務能力。二是針對全市物流快遞業管理不規范的現狀,盡快出臺規范管理文件,特別是嚴格落實國家郵政局關于“公文類寄遞由郵政企業專營”的要求,建立相應的監督管理機制,防止因其他民營快遞企業私自攬收公文文件寄遞,造成安全隱患。三是由市政府牽頭,組織扶貧辦、商務局、農業局等部門共同研究出臺針對農產品上行的扶持政策,支持各電商企業、物流快遞企業大力發展農產品上行,助力精準扶貧工作。四是郵政物流要適應現代物流業發展的趨勢和要求,利用好現有郵政平臺網點分布廣、行業系統化的優勢,加強信息化平臺建設和現代物流人才隊伍建設,植入現代信息網絡技術,形成更為高效的網絡服務平臺,積極拓展業務范圍,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增強市場競爭力。
完善機制強化保障積極引進培養高端物流人才
市政協委員、省交通技工學校教師李二軍
近年來,駐馬店市物流業雖然得到了較快發展,但離現代物流的要求和目標還有一定的距離,特別是高端物流管理人才不足制約著駐馬店市物流行業的健康發展。一是物流和配送領域人才缺乏,尤其是通曉現代經濟貿易理論與實務、現代物流運作與管理的復合型人才缺乏,成為制約物流和配送發展的巨大障礙,是導致物流企業服務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二是物流管理人員品德素質、知識素質、能力素質跟不上國際物流業的發展,一些從事物流管理的人員做不到誠實守信、愛崗敬業;國際貿易知識、倉儲運輸知識、財務成本管理知識、外語知識、法律知識缺乏;組織管理協調能力、信息技術的學習和應用能力、服務質量的持續改進能力較差。三是高校物流專業學科發展比較緩慢,主要表現為物流教育人才模式不適應現代物流管理要求、物流教學內容及課程設置與現代物流業發展差距較大、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相對落后、物流專業教師數量不足、教材質量不高、學生的實踐活動和科研活動較少。
為此建議:一是把引進高端物流人才作為推動物流業科學發展的新引擎。圍繞推進產業和勞動力“雙轉移”、建設現代物流體系,積極引進包括金融、物流、信息服務、科技服務、外包服務、商務會展等高端人才。不斷優化創業環境、改善生活環境、提升人文環境、創新制度環境,努力把駐馬店市建設成為高層次物流人才施展才華的首選區、安居樂業的目的地、實現人生價值的大舞臺。二是為引進高端物流管理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保障。建立完善優惠措施,保證優秀人才引得進來、留得用。簡化人才流動手續,取消現行各種限制人才流動的規定。提高高端物流人才待遇,積極解決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認定和崗位聘用、家屬就業和子女就讀、住房醫療保障等問題,為他們提供良好的生活條件。為提供特殊人才特殊保障服務,研究制定為頂尖級高端人才實行專項投保的政策和辦法。三是注重培養本地高端物流管理人才。整合駐馬店市物流教育資源,調動社會力量,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從大學正規學位教育、物流職業教育培訓、相關資格認證體系三個方面來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加強校企合作,與企業共建教學實踐基地,培養物流管理人才。政府要支援和鼓勵學校及培訓機構開展物流人才教育培養項目,鼓勵科研院所與企業加強交流合作,多渠道培養適應現代物流業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才、復合型人才和高端人才;要加強行業協會建設,通過行業協會搭建現代物流從業人員、特別是高端人才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的平臺。
優化城市物流配送大力發展商貿物流
市政協社會與法制委員會
商貿物流是城市物流配送的主體。近年來,駐馬店市商貿物流規模不斷擴大,體系趨于完整,現代物流特點逐步顯現,商貿物流業快速發展對促進商貿繁榮、服務民生、改善消費環境、推進流通方式升級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揮著積極作用。但目前駐馬店市商貿物流業發展仍然存在倉儲運輸能力不足、基礎設施落后,物流企業規模偏小、競爭實力較弱,與互聯網結合度低、物流效率不高,從業人員素質偏低、高級人才缺乏,管理部門不明晰、監管力度不夠,企業自營物流較多、物流成本較高等問題。
為此建議:一是加強對商貿物流業的服務管理。設立跨部門的物流發展統籌協調機構,協調商務局、發改委、交通局、公安局、規劃局等相關部門,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動駐馬店市商貿物流業發展。二是完善扶持商貿物流企業發展措施。建立政府引導和宏觀調控為主的政策平臺,完善扶持物流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和規范產業發展的管理辦法;引導金融企業為園區及入駐企業貸款提供便利,建立扶持發展基金,解決園區及物流企業前期資金困難的問題;建立物流企業人才引進和培養政策,引進高端物流人才,支持本地高校開設物流相關專業,組織物流企業人員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知識水平和管理能力;鼓勵有條件的交通運輸、倉儲配送、貨運代理等企業通過兼并、聯合等形式,重組一批具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商貿物流企業。三是推進商貿物流園區轉型升級。對規劃建設中的園區進行科學定位,避免盲目建設、重復建設,防止惡性競爭。加強物流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配套服務功能。引導企業發展電子商務,建立健全物流信息交換體系,實行訂單處理一體化、倉儲管理職能化、貨物跟蹤全程化、客戶咨詢自動化。四是推進商貿物流集約發展。推動生產供應、產品銷售、商業采購及銷售、農產品供銷等物流業務向物流園區集中。鼓勵有條件的運輸、倉儲企業剝離業務和資產,組建獨立運作、獨立核算、具有行業特色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整合商貿物流資源,支持采取兼并、聯合等形式進行資產重組和業務整合,發展一批大型化、社會化、專業化商貿物流企業;擴大開放招商,積極引進國內外大型物流企業進駐駐馬店市。五是營造公平有序的物流競爭環境。規范物流企業注冊登記,擴大物流業的對外開放,嚴格規范收費管理。六是建設商貿物流綜合信息平臺。盡快將物流信息化建設項目納入城市信息化整體發展規劃,遵循“統一規劃、分布實施,政府推動、市場運作”的原則,加快構建共建、共用、共享的城市商貿物流公共信息平臺。七是發揮商貿物流行業協會作用。加強商貿物流行業協會建設,依托協會組織實施行業調查與統計,制定地方標準與行業標準,參與職業技能鑒定和質量認證,組織各種人才培訓,加強行業自律,促進企業改革與產業發展。
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推動現代物流業發展
市政協臺港澳僑民族宗教委員會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強化支撐服務體系,培育市場需求,扎實推進工作,駐馬店市基本形成了覆蓋市、縣、鄉、村四級的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和物流快遞網點體系。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擴大了駐馬店市企業的銷售范圍,改變了企業傳統的銷售方式以及消費者的購物方式,促進了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使得物流的專業化分工日益精細,物流的組織和管理不斷向綜合性發展。近年來,雖然駐馬店市物流行業發展迅速,但無論是物流服務的硬件還是軟件,都與電子商務要求提供的高效率、低成本的第三方物流服務有較大的差距,物流信息收集、加工、處理、運用能力,物流的統籌策劃能力,物流的精細化組織與管理能力都明顯不足。
電子商務是物流的第二空間,應加快發展電子商務,構建物流企業與電子商務融合發展的格局。一是制定促進物流發展的政策措施。政府應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對物流業發展重大問題的統籌協調,科學制定發展規劃,促進電商物流產業集群發展;建立和完善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的配套政策,對物流主體的資格和權益進行規范。二是完善電商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基礎設施的投入,注重新型物流基礎設施的規劃和建設。全面提升交通設施等硬件水平,建設物流配送中心,整合物流園區、配送中心等物流設施。三是加大物流專業人才培育力度。只有建立一支專業化隊伍才能保證物流信息管理專業化、現代化、高科技化發展,才能真正做到低成本、高效率、實時運作。要發展電商物流職業教育,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并重視對物流從業人員的在職培訓。四是提高電商物流的信息化程度。運用現代的條碼技術、數據庫技術、電子訂貨系統、電子數據交換、企業資源技術,建立一體化的物流信息處理和傳輸系統,對整個體系進行統一的管理和調度。加大引進國外電商物流高新技術力度,鼓勵物流企業應用先進的物流技術與物流設備,提高物流能力與效率。五是扶持培育本土物流企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車輛通行、土地使用、稅收、融資等方面的優惠政策,鼓勵支持本土物流企業通過聯盟等方式實現規模化經營,不斷做大做強。支持本地電商企業發展共同配送,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六是加快發展第三方物流。物流業專業性和規模經濟的行業特點決定了自營物流并不是行業發展趨勢,第三方物流才是發展方向之一。要鼓勵電商企業整體剝離物流業務或自建第三方物流企業,提高供應鏈的可靠性,實現物流一體化運作。
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促進產業融合發展
市政協常委、市農業局蔬菜辦副主任苗保朝
冷鏈物流是鮮活農產品與市場對接的一個重要環節,沒有冷鏈物流鮮活農產品基地就無法做大,有了冷鏈物流就可以實現一產與二三產業的融合。駐馬店市冷鏈物流一直是一個薄弱環節,作為一個農業大市,大力發展冷鏈物流,可以實現鮮活農產品的結構調整,有利于駐馬店市農民增收。
為此建議:一是扶持引導田頭冷庫等基礎設施建設。統籌規劃冷庫布局,扶持面向農產品的田頭冷庫、標準冷庫以及恒溫分揀包裝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滿足農產品預冷、冷凍保管、冷藏運輸要求。引導中小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抱團發展,共建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增強冷藏冷凍自我供給能力。根據各縣區農產品特點,著重提升生產基地、批發市場等重要節點的冷鏈設施水平。二是提高農產品預冷處理的規范化水平。適應當前農產品冷鏈運輸物流發展的需要,制定駐馬店市農產品冷鏈配送操作規范、冷鏈基礎管理、冷鏈設施、冷鏈技術等層面的實施標準或意見。規劃對接生產供應鏈,重點規范不同種類農產品預冷處理作業流程、冷藏溫度與時間控制、第一次運輸溫度、包裝材料與規格標準等,對農產品冷鏈物流的斷鏈實施最長時間限制,使得農產品能夠基本實現標準化冷鏈操作。推進實施追溯管理模式,從生產、加工、存儲、流通到銷售終端的各個環節,管理者、經營者和消費者都能隨時隨地查詢農產品在相關環節的具體信息。三是重視引入第三方冷鏈物流服務。加強駐馬店市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與生鮮農產品電商企業的合作,促進駐馬店市農產品大規模“走出去”。支持企業分離外包物流業務和加快發展第三方物流,有效避免冷鏈物流自主發展投入大、回報低、不專業的問題。引導和支持企業使用第三方新型冷鏈物流裝備與技術,完善產地預冷、銷地冷藏和保鮮運輸、保鮮加工等設施,解決冷鏈物流運輸與其他環節的無縫銜接問題。四是推進農產品冷鏈物流大數據應用。加快冷鏈物流信息系統建設,發揮核心物流企業整合能力,打通物流信息鏈,實現數據共用、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建立農產品冷鏈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推進溫度監控、運輸配載、跟蹤追溯、庫存管理等方面的應用,形成集物流信息發布、在線交易、數據交換、跟蹤追溯、智能分析等功能為一體的物流信息服務體系。積極推進冷鏈物流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整合公路、鐵路、郵政、海關、檢驗檢疫等信息資源,促進物流信息與公共服務信息有效對接。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184-165069-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