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王喬琪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了31個省份2019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費支出。其中,河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1145元,位居23位;人均消費支出為7840元,位居25位。
相比去年同期,河南人均收入、支出均有所增加。而在消費支出上,我省居民更愿意“買房買車上網”。
收入篇
31省份上半年人均收入榜:河南11145元,排名第23
在31個省區市中,上海、北京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遙遙領先。其中,上海、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5294元、33860元,突破3萬元大關,是上半年全國僅有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萬元俱樂部”成員。浙江、天津、江蘇、廣東的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2萬元,河南為11145元,位居23位。
與此同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4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河南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從收入增速來看,上半年表現最突出的是西藏,增長12.7%。此外,青海、貴州、安徽三省份的居民收入增速也突破了10%,分別為11.8%、10.7%、10.2%。
對比全國來看,一共有17個省份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超過同期全國8.8%的平均水平。除上述4省份外,還有云南9.8%、四川9.8%、湖南9.7%、陜西9.6%、重慶9.5%、甘肅9.4%、河北9.4%、湖北9.4%、寧夏9.4%、福建9.3%、浙江9.1%、江西9.0%、北京8.9%等13個省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河南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則為8.6%,略低于平均水平。
從收入來源來看,工資收入占大頭。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8793元,增長8.7%,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57.5%。人均經營凈收入、人均財產凈收入和人均轉移凈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則分別為16.1%、8.6%和17.7%。從數據上看,工資性收入高于其他三種收入來源所占比重之和,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占據絕對比重。
消費篇
31省份上半年人均消費榜:河南近8000元,位居25
對比2019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費支出數據發現,上海、北京、浙江等7省份的居民,掙得多花得也多。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31個省份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前7的省份分別為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蘇、廣東和福建,與此同時,上述7個省份在全國人均消費支出排行榜上也名列前茅。
31個省份上半年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數據顯示,上海、北京超過2萬元,上海以22513元位居全國首位,北京、天津緊隨其后,河南人均消費支出為7840元,位居25。
在中部六省中,河南高于山西的7396元,位列第五。
從全國范圍來看,2019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0330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7.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2%。河南則位于平均線以下。
此外,今年上半年人均消費支出突破1萬元的地區共11個,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個,分別是湖北、重慶、內蒙古。
居民錢都花在哪兒了?
河南商報記者梳理發現,就全國而言,教育文化娛樂消費增長最快,食品煙酒消費花銷最多。另外,居住消費支出2389元,占比也較大。
而根據今年4月發布的《2018年河南省居民消費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消費支出上,我省居民更愿意“買房買車上網”。
《報告》顯示,去年我省住房消費穩步發展,全省商品房銷售額比上年增長了13%;消費升級類商品的銷售增長較快,奧迪、奔馳、寶馬等豪華汽車銷量比上年增長10%以上;互聯網用戶總數,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移動互聯網用戶、4G用戶、IPTV用戶新增數等信息消費主要指標在全國名列前茅。
對比篇
相比去年同期,河南人收入、支出均有所增加
河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費支出兩項與去年相比情況如何?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去年上半年,河南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64元、居民人均消費支出7407元,相比去年同期,河南人收入、支出均有所增加。
根據已公布的今年上半年GDP數據,中部六省中,河南GDP總量超過2萬億元,領跑中部六省,而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四省份GDP總量超1萬億元。雖然GDP總量上,河南成績喜人,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與周圍其他省份還存在差距。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湖北省人均可支配收入13719元,安徽省13360元,湖南省12949元,江西省11926元,均高于河南的11145元。在中部六省中,河南位列第五,僅高于山西。
省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唐海峰認為,雖然我省GDP總量大,但農村低收入人群所占比相對較高,未來隨著城鎮化率的提高和脫貧攻堅的持續推進,我省城鄉收入差距不斷縮小,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會進入較快的上升通道。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188-242542-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