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這是知識產權規劃首次列入國家重點專項規劃。規劃指出,到2020年,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將從2015年的6.3件增至12件,國際專利申請量將從2015年的3萬件增至6萬件。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知識產權仍存在“大而不強、多而不優”的階段性挑戰,知識產權數量與質量不協調,核心專利、精品版權較少。對此,規劃強調要提高知識產權質量效益,實施專利質量提升工程,實施商標戰略,打造精品版權。
中國科學院大學知識產權系主任李順德指出,核心技術和高新技術關系著國計民生,而這些含金量高的專利領域正是我國發展需要補齊的“短板”。他說,在落實規劃有關提高專利質量工程的同時,還要注重基本性和開拓性的知識產權在科技創新發展中的關鍵作用,加大對創新主體的投入力度,讓中國技術不再“受制于人”。
“十二五”時期,我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體系不斷完善,行政保護不斷加強:全國共查處專利侵權假冒案件8.7萬件,商標權、商業秘密和其他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侵權假冒案件32.2萬件,侵權盜版案件3.5萬件。
針對“維權舉證難、成本高、賠償低”的問題,規劃指出,要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構建公正高效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體系,加強“雙軌制”保護,發揮司法保護的主導作用,完善行政和司法保護兩條途徑有機銜接的保護模式。要充分利用好司法保護和行政保護優勢互補,推進跨部門、跨領域、跨區域執法協作。
“未來中國要實現經濟轉型,就要更高效地配置創新要素?!眹抑R產權局保護協調司副司長張志成說,知識產權制度為市場經濟條件下配置創新要素提供了最基本保障。
一頭連著創新,一頭連著市場,知識產權這座橋梁從提升全鏈條價值發力,打通的是創造與運用的良性循環“動脈”?!巴ㄟ^知識產權這一法律框架保護,科技創新成果才能實現資本化,使無形資產變為有形資金?!崩铐樀抡f。
規劃指出,知識產權與經濟發展融合還不夠緊密,轉移轉化效益還不夠高,影響企業知識產權競爭能力提升。針對上述挑戰,規劃強調要促進知識產權高效運用,突出知識產權在科技創新、新興產業培育方面的引領作用,加大高科技含量知識產權轉移轉化力度,創新知識產權運營模式和服務產品。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表示,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必須構建有效的知識產權運用機制,完善以創新驅動為導向的評價體系,暢通知識產權價值實現渠道,以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記者王賓 胡喆 林遠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188-80756-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