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臺記者 張靜
回眸剛剛過去的2016年,我市高度重視“三農”工作,不斷發展新理念,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全市農業農村發展態勢良好,農村人口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
讓我們先看一組數據,2016年,全市一產增加值達365.1億元,增長4.3%;農民人均純收入1萬元,增長9%;全市糧食播種面積1659萬畝,全年糧食總產138.8億斤,為歷史第二高產年份;全年肉類總產量81.05萬噸,繼續保持全省第一位;全市新建高標準良田111.5萬畝,8個在建中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項目已全部完工;全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達26325個,總量居全省第一;全市農產品加工企業達1355家,實現總產值1454.3億元,較上年增長10.5%;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基本完成;全年改建農村公路1392.7公里,改造農村危房1.177萬戶,新建集中供水工程122個,新增受益人口13.05萬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鄉鎮和行政村基本實現光纖網絡覆蓋,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得到了進一步增強。
這無疑是一份喜人的成績單。一年來,我市以穩定糧食產能、調優品質結構為重點,切實加強高標準糧田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廣綠色高產高效技術措施,大力發展糧食生產。圍繞穩糧增收、提質增效目標,調優小麥品質結構,積極實施秋季種植結構調整,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大力推進現代畜牧業發展,開工建設了21個大型標準化養殖場,培育壯大了龍鳳山牧業、楓華種業、牧原生豬等一批上市企業。大力實施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工程,加快推進新型農田水利重點工程,深入開展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加速優化農機裝備結構,農業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加強。強化政策引導,加大扶持力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現蓬勃發展。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構建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強督導檢查,狠抓跟蹤落實,不斷深化農村改革。認真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強化基本公共服務功能,農村面貌得到了持續改善,社會事業實現了全面進步。
聚精會神沖勁足,聞雞起舞正當時。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重要一年。今年,全市“三農”工作機遇與挑戰并存,面對新任務、新要求,我市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決策部署,加快補齊農業、農村這一短板,乘勢而上,順勢而為,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方向,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核心,以脫貧攻堅為重點,著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推進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著力推進三次產業融合發展,著力推進綠色生產,著力推進生產條件改善,著力推進新農村建設,著力推進農村改革,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努力實現糧食總產達到130億斤以上,蔬菜420萬噸;肉、蛋、奶總產量分別達到83.07萬噸、32萬噸、7萬噸;新增高標準糧田100萬畝、省級產業化集群3個,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1500家;實現9.3萬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6.1%;60%的行政村達到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達標村標準,30%的行政村達到示范村標準;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的目標任務。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188-87536-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