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陶宇
12月18日上午,駐馬店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走進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綜合廣播《政風行風熱線》直播間,就婚姻登記“跨省通辦”等受關注度較高的民政政策向聽眾作了宣傳講解,現場受理了聽眾咨詢反映的低保辦理、生活救助等問題。
一、婚姻登記政策
(一)婚姻登記“跨省通辦”主要內容
婚姻登記是民政部門的招牌業務。按照《婚姻管理條例》等規定,以往的婚姻登記業務都要到男女雙方任一方戶籍地辦理。進入新時代,為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新要求,更好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經國務院批復,在河南等21省市開展婚姻登記“跨省通辦”試點工作。
按照上級工作安排,我市各縣(區)均為試點地區,試點期限為2023年5月12日至2025年5月11日,其中離婚登記“跨省通辦”自2023年6月1日起執行。內地居民結離婚雙方只要有一方戶籍在河南,可到我省任一縣區辦理婚姻登記,無需提供居住證;雙方均非河南戶籍,可在我省一方居住證發放地辦理婚姻登記,需要提供我省居住證。涉外、涉僑、涉港澳臺婚姻登記和補領婚姻登記證等業務不在試點工作范圍內,仍按原要求辦理。
(二)婚姻登記有什么要求?需要出具什么證件材料?
答:如雙方都為內地居民:一方戶籍在河南的,可到省內任意一個縣(市、區)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婚姻登記;雙方均非本省戶籍的婚姻登記當事人可以在我省一方居住證發放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辦理婚姻登記,或者選擇在一方常住戶口所在地辦理婚姻登記。結婚應當出具:1、雙方的戶口簿、身份證。2.如雙方戶籍均不在河南省,還要出具一方在我省的有效居住證。離婚應當出具:1、雙方的戶口簿、身份證、結婚證。2.離婚協議書。3、如雙方戶籍均不在河南省,還要出具一方在我省的有效居住證。
如一方為港澳臺居民,雙方應當共同到駐馬店市市民中心民政局窗口辦理結婚登記。結婚應當出具:1、內地居民的戶口簿、身份證。2、港澳臺居民有效通行證、身份證;3、經居住地公證機構公證的本人無配偶以及與對方當事人沒有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的聲明。離婚應當出具:1、內地居民的戶口簿、身份證、結婚證。2、港澳臺居民有效通行證、身份證、結婚證;3.離婚協議書。
二、城鄉低保政策
(一)申請低保的條件是什么?
2023年全市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每人每月不低于63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每人每年不低于5280元。凡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且符合當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財產狀況規定條件的家庭,給予最低生活保障。
(二)申請最低生活保障有哪些程序?
答:一是申請。由困難家庭成員向戶籍所在地或居住證登記地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書面申請。不方便的也可以委托村(居)民委員會代為提出申請。二是審核確認(也就是審核審批)。目前審核確認權已經基本下放到鄉鎮(街道),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對申請人的家庭收入狀況、財產狀況進行調查核實,組織召開村(居)民主評議、對沒有爭議的救助申請家庭不再進行民主評議,經過公示后,對符合條件的申請予以批準;對不符合條件的向申請人說明理由。縣級民政部門加強監督指導。加強抽查檢查,對于在申請時用不真實的信息套取、騙取低保金的,在低保辦理過程中存在優親厚友情況的,嚴厲查處,維護低保政策的公開透明性。
城鄉低保實行動態管理。低保對象通過辛勤勞動改善了家庭狀況,家庭收入情況超出低保標準的,及時退出低保,困難群眾家庭收入低于低保標準的,及時納入低保范圍,實現應退盡退、應保盡保。低保家庭應當向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定期報告家庭人口、收入和財產狀況的變化情況。
(三)申請低保需要提供什么材料?
答:戶口簿、身份證等證件,申請家庭人口、收入和財產狀況的書面聲明,信息材料真實、完整、有效的承諾書,申請家庭及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人家庭經濟狀況查詢核對授權書。
(四)低保救助的標準是多少?
答:2023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財政補助水平不低于315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財政補助水平不低于220元。
三、城鄉特困供養政策
(一)申請特困供養的條件是什么?
答:政府對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又無法定贍(撫、扶)養義務人,或其法定贍(撫、扶)養義務人無贍(撫、扶)養能力的老年人、殘疾人以及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給予特困人員供養待遇。
(二)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怎么申請?
答:由本人向戶籍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書面申請,按規定提交相關材料,書面說明勞動能力、生活來源以及贍養、撫養、扶養情況。本人申請有困難的,可以委托村(居)民委員會或者他人代為提出申請。
(三)特困供養的標準是多少?
答:2023年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包括基本生活標準和照料護理標準。基本生活標準不低于當地低保標準的1.3倍,城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9828元和6864元。照料護理標準依據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和服務需求分檔制定,全護理、半自理和全自理分別按照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1/3、1/6和當地重度殘疾人照料護理補貼標準(75元)執行。
四、臨時救助政策
(一)申請臨時救助的條件是什么?
縣級及以上人民政府對因遭遇突發事件、意外傷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導致陷入困境,其他社會救助暫時無法覆蓋或救助之后生活仍有嚴重困難的家庭或個人,給予應急性、過渡性的臨時救助。
(二)申請臨時救助包括哪些材料?
答:包括:1.填寫《臨時救助申請審核審批表》;2.提供申請人《居民身份證》、《戶口簿》復印件(原件查驗);委托個人辦理的,還需提供被委托人《居民身份證》復印件(原件查驗)。3.民政部門認為應該提供的證明材料,包括疾病診斷、醫療費用材料,公安部門出具的火災、交通事故材料,《殘疾人證》、《失業證》復印件(原件查驗)。
(三)申請臨時救助審核審批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答:1、急難型審核審批程序。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級民政部門要簡化審核審批程序,采取直接受理、一事一議、“先行救助”等方式,提高救助的時效性。根據實際情況,可采取一次審批,分階段救助的方式,提高救助的精準度。急難情況緩解后,救助對象要配合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級民政部門按程序規定補齊審核審批手續等相關證明材料。因如當事人死亡或失聯等特殊情況無法補齊相關手續的,要有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或縣級民政部門集體研究會議記錄和經辦人簽字。對申請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等困難群眾,可以視情先給予臨時救助,及時緩解其生活困難,再按照規定程序審核審批,并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納入相應低保等專項救助范圍。
2、支出型審核審批程序。各地要嚴格執行申請、受理、調查、審核、審批程序,規范各個環節工作。臨時救助金額不超過當地當年城市月最低生活保障標準3倍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可以委托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審批,自受理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審批手續,并發放臨時救助金;臨時救助金額超過當地當年城市月最低生活保障標準3倍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按規定程序審批。 對申請對象中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和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及其成員、特困供養人員,不再核對其家庭經濟狀況,重點核實其生活必需支出情況。
(四)臨時救助的標準是什么?
根據臨時救助對象的困難類型和程度,原則上給予每人不超過當地當年城市月最低生活保障標準6倍的一次性基本生活救助。原則上,同一事由一年內只能申請一次臨時救助,同一家庭或個人全年享受臨時救助不應超過兩次。(編輯 李宗文)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252-308045-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責任編輯 / 李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