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劉揚 肖玲 王軼豪
在時光的長河中,故鄉是每個人心底最柔軟的角落,承載著無盡的思念與眷戀。而當這份情感與音樂相遇,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今天,讓我們走進西平縣消防救援大隊黨委書記焦海濤與他的作品《海棠望》,探尋其中的故鄉密碼。
焦海濤,這位在消防戰線上默默奉獻的勇士,同時也是一位心懷故鄉、才情滿懷的創作者。今年3月19日,在西平縣“2025海棠文化宣傳月”活動開展前夕,由他作詞,西平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采用“AI+創作”方式配樂并拍攝畫面制作完成的歌曲《海棠望》震撼首發 ,迅速在網絡上掀起了一陣熱潮。
《海棠望》以海棠為線索,將嫘祖故里、洪河巷陌、東關塔影等西平獨特的文化符號與自然景觀串聯起來。“海棠雨落誰家木格窗,海棠香漫十里長堤旁。嫘祖紡著月光織紗忙,青石巷,書書香。”開篇幾句,便將一幅充滿詩意與溫情的畫面徐徐展開。雨落海棠,香氣彌漫,讓人仿佛置身于西平那寧靜而美好的街巷之中,感受到了嫘祖文化的源遠流長和故鄉深厚的文化底蘊。
“候鳥銜著花瓣輕輕放,停在童年秋千上。海棠年年望,望來游子歸家鄉。”這些詞句中,飽含著焦海濤對童年的回憶和對故鄉的深深牽掛。故鄉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成為了他創作的靈感源泉。在他的筆下,海棠不僅是一種自然花卉,更是故鄉的象征,承載著游子對家鄉的思念與歸鄉的渴望 。
“東關塔影量著少年長,花海盡頭是故鄉。十八道水路念歸航,嫘祖故事說別來無恙。”歌曲中,焦海濤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故鄉的標志性景觀東關塔,以及那片如夢如幻的花海。少年在塔影下成長,無論走多遠,心中始終牽掛著故鄉。十八道水路,是游子歸鄉的必經之路,而嫘祖故事,則是故鄉獨特的文化記憶,訴說著歲月的滄桑與變遷,傳遞著對故鄉的深深眷戀 。
旋律空靈悠遠,仿佛帶著聽眾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充滿溫情的故鄉。詞境如月下花影,交織著對時光流逝的靜默凝望與生命輪回的哲思悵惘,營造出古典與現代交融的唯美意境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里,《海棠望》如同一股清泉,緩緩流淌進人們的心田,喚起了大家對故鄉的美好回憶和深深的眷戀之情。
焦海濤在消防工作中,始終堅守崗位,為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保駕護航。他參與過眾多救援任務,實現轄區消防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而在文學創作的領域里,他同樣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華,結合長期工作經驗探索破解基層消防治理難題,多篇論文在《中國設備工程》《中國應急管理科學》等國家級期刊發表,一項專利發明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 。如今,他又用一首《海棠望》,為故鄉獻上了一份深情的厚禮。
《海棠望》的推出,不僅是焦海濤個人情感的抒發,更是對西平文化的一次生動展示。它讓更多的人了解到西平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感受到了故鄉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無窮力量。在這個海棠盛開的季節里,讓我們聆聽《海棠望》,感受那份濃濃的故鄉情,探尋屬于我們每個人心中的故鄉密碼 。(編輯 詹云清)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252-352520-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