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要有夢想,總有圓夢的時候。一個從事半生經濟管理和機關管理工作的人居然在退居二線之后,悄然進入文學圈子一躍而夢想成真。
記者在前不久我市舉辦的文學創作中青年高級研討班上,聽他介紹《小說精短化趨勢及其寫作技巧》,看他侃侃而談的模樣,一點兒不遜于那些大家名人。
從市作協秘書長白杰那里找來他的創作簡介一看,果然成績不俗——
陳德龍,筆名葉雨,2009年開始文學創作,現為河南省作協會員,北京小小說沙龍、洛陽小小說學會會員,駐馬店市作協理事,中國閃小說學會理事,市作協電子文學雜志《柳色》總顧問,《精短小說》雜志特約作家,《冰凌花》雜志責任編輯,小小說作家網螞蟻版、閃小說作家網原創版版主,閃小說作家網特約評論員。獲得過多次國家、省、市級小小說、閃小說創作獎,2012年閃小說特殊貢獻獎。作品散見《山花》、《金山》、《百花園》、《小小說大世界》、《當代閃小說》、《小說選刊》等國內外刊物,入選2011年《全國優秀小小說年選》和《優秀手機小說年選》等多種選本。代表作有小小說《大哀賦》、《李逵請客》,閃小說《一只癡情的雞》、《感恩的魚》、《傻丫》、《天上下來一條龍》,文學評論《司馬攻啟示錄》、《閃說閃小說》、《王勇的閃小詩及其文本意義》等。
記者問他筆名“葉雨”的由來,德龍笑道:雖然從小癡愛寫作,但是工作以后將近40年卻與文學無緣。至今,也只靠“二指禪”打字,所謂作品又是些邊邊角角的小文字,無非是自娛自樂的業余愛好而已。葉雨就是業余的意思。
當然這是他的自謙。記者又問他為什么鐘情于閃小說寫作。
陳德龍笑笑說:“開始覺得閃小說篇幅短小,適合我這樣精力不濟的老家伙把握。一旦走進去才知道,閃小說創作雖然容易入門,但想要寫好并非易事。作為小說新興文體的閃小說,不但需要簡潔的語言工夫,還需要掌握其獨特的寫作技巧,沒有較高的寫作追求和執著的寫作精神很難堅持下去。多虧眾多業內名家幫助,尤其是已故著名小小說大師王奎山和市作協主席、短篇小說名家劉康健等鼓勵、提攜才慢慢摸到門徑,寫出幾篇像樣的東西。但是,至今仍然與名家經典作品有很大差距。”
說到寫作追求,陳德龍誠懇地告訴記者,閃小說自成一體只有幾年,要充分發揮其精短之長,為日新月異的新生活加油助力,還需要進行深入的理論探索和持之以恒的寫作實踐。他希望我市文學界關注閃小說,支持閃小說,歡迎更多的天中作家參與閃小說創作,豐富天中文學的內涵。
握別陳德龍,記者感慨許久。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記者深信,有這樣文學追求的人引領,駐馬店文學創作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33-146-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