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3日電(記者 上官云)曾經,有這樣一所大學:只存在了短短8年時間,卻培養出一大批優秀人才,如李政道、楊振寧……雖十分窮困,卻被很多人譽為“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瑪峰”。它就是赫赫有名的“西南聯大”。
最近,一部紀錄片《西南聯大》把那段故事再次搬上熒屏。片子在央視播出后,好評紛至沓來,豆瓣評分一路攀升到9.3。5集的片子如何還原不朽傳奇?
日前,導演徐蓓接受了中新網記者(微信公眾號:cns2012)專訪,將幕后故事娓娓道來。
以“主題”的方式結構全篇
5集片子看完,能發現這部紀錄片有點特別:它沒有按時間線敘述,而是確定了5個主題,將相關的人物、歷史事件鏈接在一起。
比如第一集《八音合奏》,講述了西南聯大“三位校長”的故事;第二集《剛毅堅卓》,則概括了正是聯大師生在昆明辦學八年的寫照:無論何等艱難困苦,卻從未間斷教學與研究……
每一集都有新的故事,每一集又有不同的視角。
“從時間線來布局確實有優點,觀眾容易接受。”但徐蓓很糾結,要展現那段歷史,不能滿足于僅僅把這段歷史說出來,而是得塑造人物,體現當年師生們的風采和不屈精神。
所以,徐蓓和團隊選擇以主題方式結構紀錄片。這樣,即便是一個人性格的變化,都在一集中有完整的呈現,一目了然。
例如,以此在紀錄片中勾勒出西南聯大教授聞一多約十年間的人生軌跡。最后一集,講述到他被暗殺時,看到彈幕一片“淚目”的留言,徐蓓覺得,這種拍攝方式,有成效了。
曾有觀眾提出,“主題式”的紀錄片,容易引起敘事混亂,看得人如墜云里霧里。徐蓓也承認這一點,“要體現人物,有時不可避免會損傷片子的整體性,這也確實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每集篇名都是怎么來的?
某種程度上,《西南聯大》能火,跟細節處理也有關系。
《西南聯大》并不是單純的影像呈現,而是利用插畫的方式實現情景復原,讓每一位老師、學生的形象呼之欲出。
細心的觀眾還能發覺,每集篇名,幾乎都是出自當年與西南聯大有關的一些文本,并且與該集內容相關。
徐蓓解釋,“《八音合奏》講三個學校的聯合,出自馮友蘭先生撰寫的紀念碑碑文;《火的洗禮》體現了西南聯大和抗戰的關系,這四個字源于朱自清先生的一段話”。
在內容方面,《西南聯大》花費了更多的精力和篇幅,大量引用當事人的口述史實、書信,以第一人稱“我”進行講述,再從這些文字中鋪陳細節,找到合適的故事,放在片中合適的位置。
比如,片中引用蔣夢麟的《西湖》、聞一多寫給妻子的書信,配上娓娓道來的旁白,仿佛又將觀眾帶回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一部“再不拍就來不及了”的紀錄片
細節處理是否得當,還要看拍攝背后的功夫是否到位。
為了《西南聯大》,徐蓓帶領創作團隊收集了眾多影像、書信和日記等珍貴一手史料,其中數十張歷史圖片為首次面世。
在兩年多的時間里,他們走訪中國、新加坡等地,訪問了49位西南聯大學子,包括楊振寧、許淵沖等著名學者在內,獲得了第一手的珍貴資料。
“每次談起那段歷史,你都能感受到他們瞬間煥發的青春色彩,甚至連同學的學號都記得清。”徐蓓說,“可見這所學校對他們影響之大”。
更讓她印象深刻的,是很多老先生依然在工作,“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朱王希季、翻譯家許淵沖……采訪許淵沖時,老人已96歲,但表示還要把《莎士比亞全集》翻譯一遍。
而同為受訪者的楊振寧得知這個消息后,略帶調侃地說,“他這是嫌棄之前的人翻譯的不夠好是不是?”一下把徐蓓逗笑了,“他們并不在意物質條件,心思都在學術研究上”。
采訪王希季,徐蓓聽著老人用一口柔和的普通話描述當年奔赴西南聯大的想法——“就是要為抗戰出力、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出力”,她眼圈也紅了。
有位網友說,這可能是一部再不拍就來不及的紀錄片。
的確如此,導演組采訪的那些西南聯大學子,最年輕的也近90歲高齡。在節目尚未播出的時候,其中2位已經離開人世。
“所以,我更要盡可能把《西南聯大》拍好,讓人們銘記那所大學、那些人。”徐蓓說。
所謂大學者,有大師之謂也
今年11月,《西南聯大》播完了。時間又過了一個來月,在視頻網站上,關注度還是居高不下。評價的人數越來越多,卻依然維持著9.3的高評分。
在翻閱網友評論時,徐蓓說有一個評論讓她印象特別深刻:“這是一部能夠解決人生問題的紀錄片。”
“在每個人心中,都有對理想的向往,對美好人格的敬仰。這也許曾被瑣碎的生活埋沒,但遇到合適契機就會被激發。”徐蓓認為,西南聯大師生們的言行,就是這個契機,“看到人性中光輝的一面,人們都會為之感動和振奮”。
徐蓓感慨,就像西南聯大校長梅貽琦所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西南聯大老師們以身作則,他們對學術的嚴謹和對真理的追求,都在印證先生這句話。”
她用“信仰”二字來概括“西南聯大”精神:對知識和文明的信仰,對真理和中華民族的信仰。
即便面對戰爭威脅,即便飽受貧窮病痛折磨,依然矢志不渝。也許,這才是《西南聯大》能火的主要原因。(完)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33-224653-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