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經緯
魯迅在兒時熱衷于描摹小說繡像,以此作為課余消遣。他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寫道:“讀的書多起來,畫的畫也多起來;書沒有讀成,畫的成績卻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蕩寇志》和《西游記》的繡像,都有一大本。”或許,正是這種特別的讀圖過程,為他日后成為作家并且在版畫藝術、書籍裝幀等領域造詣頗深埋下了伏筆。
圖為畫作《鬧天宮》(局部),劉繼卣繪,選自“經典文學名家畫本”系列。
讀圖時代,圖畫在書籍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市面上涌現出許多基于經典文學名著的插圖版、繪本版圖書,其中不乏優秀之作。眼前這套“經典文學名家畫本”(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獨具匠心之處在于,甄選在美術史上享有盛譽、篇幅適中的名家連環畫作品,并約請兒童文學作家根據這些畫作及經典文學原作重新編寫故事,以大16開的“畫本”形式,幫助孩子們推開經典之門。
翻讀已經出版的《大鬧天宮》《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武松打虎》《李逵鬧東京》四冊,如同重溫中國連環畫的高光時刻。《大鬧天宮》《武松打虎》的畫作者劉繼卣,對中國連環畫藝術的革新與發展貢獻巨大,他畫于上世紀50年代的《鬧天宮》《武松打虎》多次榮獲國際大獎。連環畫家卜孝懷,擅長重彩和白描人物畫,曾獨自承擔創作經典連環畫《水滸傳》(全26冊)中的12冊,這次畫本就用了他藏于中國美術館的代表作《李逵鬧東京》。
大師級畫家的精湛作品,歷經歲月淘洗,今天拿出來欣賞,依然光彩動人。在畫本《大鬧天宮》中,畫家巧妙地將中國工筆重彩與西洋寫實手法相結合,既展現了線條藝術的魅力,又賦予了畫面真實的空間感。畫中的人物、服飾、道具和場景刻畫得細致入微、惟妙惟肖。畫家筆下頭戴紫金冠、身著黃金甲、腳蹬步云履的孫悟空,已經成為“齊天大圣”的經典視覺形象。他在瑤池享用美酒鮮果的場景,酒水的清澈與水果的鮮嫩質感很是逼真。
這些內容經典、繪制精良的佳作,具有獨特的人文藝術價值。編者在圖文結合上突破傳統連環畫的構圖:大幅背景渲染與特寫鏡頭相得益彰,傳統繪畫技法與現代圖像編排手法完美融合,為讀者帶來耳目一新的閱讀體驗。兒童文學作家的文本改寫在保持原著韻味的同時,又凸顯生動活潑的當代氣息,也體現了對今天讀者閱讀趣味的貼近。期待這套書能為當代少年兒童搭建一座通向古典文學、感受傳統美學的橋梁,讓孩子們品味藝術精品的魅力。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33-350073-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