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的作品《沙漠守護者》。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
本報記者 鄒雅婷
沙漠的細沙被封存在樹脂中,成為時間的琥珀;傳統阿拉伯書法的線條脫離紙面,在光影裝置里幻化為跨越時空的符號……近日,“王國的藝術——沙特阿拉伯當代藝術展”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為觀眾打開了一扇窺見沙特阿拉伯當代藝術的窗口。
沙特阿拉伯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其當代藝術的蓬勃發展深深植根于此。自20世紀50—70年代現代主義繪畫發軔,到如今攝影、影像、裝置、繪畫等多元媒介的綻放,沙特阿拉伯當代藝術宛若一部流動的視覺史詩。
今年是“中沙文化年”,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沙特阿拉伯王國博物館管理委員會共同推出“王國的藝術——沙特阿拉伯當代藝術展”。作為沙特阿拉伯王國博物館委員會的旗艦項目,該展覽匯聚了沙特阿拉伯當代藝術界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曾先后在巴西和沙特阿拉伯展出,本次展覽是這一國際巡展的第三站。
中國國家博物館副研究館員、展覽中方策展人諸葛英良介紹,展覽以“詩意的啟明”為理念,精選30位沙特阿拉伯參展藝術家的近50件(套)藝術作品,涵蓋繪畫、雕塑、攝影、裝置藝術等多種形式,圍繞“沙漠”與“文化傳統”兩大主題展開,生動呈現了沙特藝術的豐富內涵與創新活力。
《法蘭沙漠》的數百幅照片與影像,記錄了麥加的飛速發展。它是一座處于劇烈變遷中的城市。艾哈邁德·馬特爾拍攝了這一系列作品,見證了麥加城市環境的不斷變化以及人們在變革中的生活狀態。
多通道影像裝置作品《沙漠守護者》聚焦于沙漠植物如何在極端環境中生存。這些植物如同活的檔案,既承載著沙漠的歷史,也蘊含著可持續發展的線索。藝術家艾曼·澤達尼與作家、詩人威黛德·里哈娜·哈德拉維共同創作了這件作品,裝置的敘事提供了一種詩意的視角,重新詮釋氣候和生態系統的變化以及海灣地區的未來圖景。
《五個女人》是一組由紡織品與服飾配件共同構成的雕塑裝置作品。藝術家納澤爾通過解構女性服飾的設計、結構、剪裁、圖案等,探討“過渡”“轉變”和“記憶”的主題。這些精致的裝置作品取材于一批沙特阿拉伯女性的舊衣服,反映了她們的故事與記憶。每一件作品都可以作為原服裝主人的隱喻,承載著其個性及深刻的生命片段。
展覽將持續至10月30日。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33-361250-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