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是時代的縮影、文化的精髓、精神的凝結。作為一種特殊的歷史文化資源,紅色經典仍在被不斷閱讀、觀看、欣賞,并成為當下文藝創作的源泉,被反復改編、重拍、翻唱。李英儒的小說《野火春風斗古城》曾被改編為多種藝術形式,“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革命精神圖譜影響深遠。日前,由北京京劇院創排的新編現代京劇《野火春風斗古城》在長安大戲院正式亮相。北京京劇院以京劇的藝術形式,將華北古城波瀾壯闊的敵后抗日戰爭歷史重新呈現,將觀眾帶入時光隧道,重溫了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
新編現代京劇《野火春風斗古城》劇照
舞臺再現經典震撼人心
觀劇看戲不只因為懷舊
由王曉棠、王心剛主演的電影《野火春風斗古城》曾伴隨幾代人成長,金環、銀環、楊曉冬、關敬陶等角色都深入人心,電影中的情節更是讓人回味無窮。那些充滿智慧與勇氣的斗爭場景,那些感人至深的革命情感,都深深地銘刻于人們心中。
眾多觀眾觀看京劇《野火春風斗古城》后紛紛表示,此次來觀劇看戲不只因為“懷舊”。
“芳草”給觀眾趙怡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全劇以‘芳草’為意象,使劇情實現相互關聯與巧妙過渡。‘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芳草’的引申意義是頑強不屈、綿延不盡,在劇中代表著共產黨人前仆后繼、英勇無畏的精神,這個設計內涵豐富,發人深省。”
觀眾豐來迎表示,京劇《野火春風斗古城》的演員們在塑造人物時摒棄“臉譜化”模式,突破行當表演局限。無論是金環、銀環、楊曉冬、關敬陶,還是楊母、高大成,都被刻畫得淋漓盡致,真實可感。“北京京劇院推出此劇,以京劇藝術形式再現紅色經典,以此緬懷先烈,銘記歷史,也彰顯了藝術工作者的社會責任感。”
觀眾石雪表示,劇中金環、銀環、楊曉冬等人物形象,具備諸多生活化的動作與語言,人物心理刻畫細膩,容易使觀眾產生情感共鳴。同時,該劇的唱詞編寫與劇情設計頗為用心、考究,能讓觀眾在美的享受中感悟全劇立意。
該劇劇本創作在深入挖掘并領會原著小說精神內涵的基礎上,充分融入京劇表現手法進行呈現。唱腔設計由知名作曲家朱紹玉擔綱,行當齊全,有旦角、老生、花臉、丑角,且每個行當都有大量唱腔。尤其是“關敬陶”與“楊曉冬”合唱的激蕩人心的“雙嘎調”,音樂與劇情相互映襯,將全劇推向高潮。這些也都讓觀眾點贊、大呼過癮。
新編現代京劇《野火春風斗古城》劇照
全劇藝術表現獨具匠心
京腔京韻傳承紅色基因
紅色經典記錄著紅色歷史,承載著紅色記憶,凝聚著紅色精神。這部劇的呈現效果,超出了眾多觀眾的預期。
戲劇評論家汪守德認為,京劇《野火春風斗古城》一經亮相,便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喝彩和掌聲,這主要歸功于該劇所展現出的較高層次的思想藝術水準。“具體而言,該劇在藝術表現上獨具匠心,其結構獨特完整,情節曲折生動,內容豐富精彩,人物飽滿鮮活,音樂高昂激越,增強了戲劇的感染力。既傳遞了原著的豐盈,又注入新時代氣息,實現了真實性、抒情性的結合。此外,該劇匯聚了北京京劇院眾多京劇名家與優秀演員,他們對劇中人物進行了細致入微、富有層次與個性特征的刻畫,深入挖掘角色的內心世界,對劇作進行了扣人心弦的演繹和較為理想的呈現,形成了強烈的感染力和沖擊力。”
中國戲曲學院藝術管理與文化交流系副教授胡娜認為,北京京劇院此次創排的新編現代京劇《野火春風斗古城》,不僅在藝術上取得了成功,也讓紅色經典蘊含的紅色基因在京腔京韻中得以傳承。“用京劇藝術講好紅色故事,故事是核心,京劇是基石。該劇在故事上尊重原著的同時,以京劇藝術形式豐富了人物形象,讓人物在舞臺上立了起來。該劇還從導演、編劇、音樂、舞美等多個方面在尊重戲曲美學的基礎上,探索符合時代審美的表現形式。比如,運用當代審美觀念,將電影的視覺元素引入舞臺空間的重塑過程中。冰屏的巧妙使用,營造了層次豐富而空靈的戲曲舞臺,突出了京劇演員的表演而又不失意境之美。還比如,隨著場景變化,對桌椅的現場調度擺放,是對傳統京劇一桌二椅的內涵傳承和創造性呈現。這些守正創新的舞臺呈現,讓更多年輕觀眾走進劇場,在對京劇之美的體悟中受到革命精神的洗禮,激發了人們對歷史的思考。”
新編現代京劇《野火春風斗古城》劇照
京劇傳承發展綻放活力
守正創新彰顯使命擔當
《野火春風斗古城》是北京京劇院對“古都文化、紅色文化、京味文化、創新文化”的又一次生動詮釋。作為國家級重點京劇院團,北京京劇院始終勇擔傳承國粹藝術、弘揚民族精神的歷史使命。近年來,劇院在革命歷史題材創作上持續深耕,接連創排了《黨的女兒》《狼牙山》《李大釗》《許云峰》《石評梅》等一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的佳作,將紅色基因融入京腔京韻,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革命文化深度融合。
《野火春風斗古城》不僅在角色塑造與情節架構上承載厚重歷史記憶,傳遞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更在藝術表現上努力實現守正與創新的統一。這些劇目既恪守“唱念做打”的京劇藝術本體,又巧妙融入現代舞臺美學,使紅色經典煥發時代魅力,讓觀眾在藝術震撼中感悟革命激情。
自成立以來,北京京劇院在劇目建設上始終肩負“大團”責任,成就斐然:一方面,傳承經典,復排呈現眾多骨子老戲;另一方面,銳意創新,創作改編各類新編劇目。新編歷史劇《宰相劉羅鍋》《畫龍點睛》《風雨同仁堂》《下魯城》《齊白石》等屢獲文華大獎、“五個一工程”獎、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等殊榮;現代京劇《梅蘭芳》《宋家姐妹》等則在題材與表現上不斷拓展;《馬前潑水》更是小劇場京劇的濫觴之作,與《浮生六記》《大宅門》等以新穎視角和靈活形式廣受好評,為京劇探索了當代化表達的新路徑。劇院策劃的品牌演出、主題展演也廣受贊譽,形成了繼承、挖掘、復排、新創并舉的繁榮局面。
《野火春風斗古城》是北京京劇院這一系列藝術實踐的生動延續,它將深厚的傳統底蘊與時代審美相結合,賦予了京劇藝術蓬勃的生命力。“出人、出戲、出精品”是北京京劇院代代相繼的奮斗目標,每一出劇目、每一場演出都凝聚著藝術家們的智慧與汗水,體現著對文化傳承的敬畏與創新發展的勇氣。近年來,北京京劇院以豐碩的藝術成果,持續為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和“演藝之都”建設注入京劇力量,讓國粹藝術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彩,為人民群眾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滋養和至臻至美的藝術享受。文/顧昕昕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33-361355-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