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廣視融媒訊】(記者 王丹 畢可 延昭)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作為產糧大市的駐馬店,近年來強抓農業供給質量,壯大農產品加工業集群,補齊發展短板,“農業強市”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奏響了農村振興時代強音。
記者在一加一天然面粉生產車間內的中控室看到,一臺電腦就可以對整個生產線的所有的物料運轉,故障開關機進行操作,整棟大樓一共有七層卻只有4個操作工人,其機械化和自動化水平之高走在了全國前列。
依托駐馬店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優勢,一加一面業從最初的本地小面粉加工廠發展成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企業,目前年銷量已突破6億元,年消耗小麥60萬噸以上。
距離一加一面業不遠,就是全國掛面行業的領頭羊——克明面業,其所使用的高品質面粉全部來自當地。就地采購極大地節省了時間和采購成本,促進了企業的快速發展。
“農頭工尾、糧頭食尾”。從小麥到面粉、再到面條端上餐桌,一粒小種子發展成為大產業,在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調整的同時,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在培育壯大本地企業的同時,一大批農業龍頭企業伴隨著中國農加工洽談會的連年召開而成功落地,恒都食品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依托夏南牛這一品牌,企業年產值達百億元,實現利稅二十億元。河南恒都食品有限公司經理秦江波說:“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每頭牛經過精準分割之后,可以達到一百七十多個子產品,可以說每個部位都發揮著它相應的經濟效益。”
一個做足文章的“牛”產業,就是帶富一方的發展路,上可壯大產業鏈條,下可帶動農戶致富。這樣的龍頭帶動企業,在駐馬店比比皆是,正大、徐福記、頂新、思念、維維、君樂寶......優勢企業、優勢項目的進駐,使駐馬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科技層次得到提升,產業升級明顯加快。
近年來,駐馬店涌現出農產品加工企業1310家,年營業收入達1360億元,與農業總產值之比達到2.02:1。形成現代農業產業化集群55個,銷售收入20億元以上的集群達到17個,帶動農戶134.6萬戶;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74元,年均增長13.4%,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4萬人。
農業專家胡國安說,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突出一個優字,就是調優產品結構,要突出一個綠字,調好生產方式,突出一個新字,理順產業體系,不斷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讓農民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448-196488-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