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廣電融媒體消息:眼下又到麥收季,這是張大生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從2000年開始,張大生帶領確山縣上千名機手跨區收割農作物累計超過1000萬畝,讓“天中麥客,收獲全國”的口號叫響大江南北。
在確山縣三源農機合作社的院子里,來自前沈莊的農機手李鵬飛正在忙著修理收割機,他要把機器全面的檢查一下,開啟他的跨區作業之旅。
李鵬飛告訴記者,張大生農機合作社配件很全,服務周到。張大生還主動幫他們聯系業務,這幾年他的收入不錯。
在現場正幫李鵬飛檢修收割機的正是三源農機合作社的負責人張大生,自1997年買了第一臺收割機后,張大生便走上了收割之路。
經過幾年的努力,嘗到甜頭的張大生開始動員老家的鄉親也走機收之路,很快一個莊的31戶農戶買了30臺收割機。當時機手分散作業,存在著信息不靈、要錢不易、在外地經常被截停等問題。為此,2000年張大生牽頭成立了確山縣路路發跨區作業隊,組織大家抱團闖市場。
張大生告訴記者,通過他的努力,作業隊從2000年的36臺收割機,發展到2004年有200多臺收割機,而且車隊在配件供應、維修保養、糾紛處理上都有分工,大家越干越有勁。”
為了給機手做好服務,每年開始收割之前,張大生都要到當地簽訂合同,打好前站,做好充分的準備。在收割中,遇到貧困戶他們作業隊減免收費,展示了新時代河南農民的形象。
就這樣,張大生率領著路路發跨區作業隊遠赴黑龍江、四川、海南等地跨區作業,二十年來累計收割1000余萬畝農作物,并提出了“天中麥客,收獲中國”的口號,只要有農作物的地方就有天中麥客人的身影。
隨著國家農機補貼政策的實施,農民購機積極性提高,作業效率提高,大面積跨區作業逐步減少,張大生現在更多專注于提供農機配件供應和信息服務。這幾年,通過跨區作業,張大生帶動了68戶貧困戶脫貧致富。他還累計向社會公益事業捐款達300多萬元。
張大生表示,下一步他將繼續發揮自己的優勢,帶領機手更好地服務農業,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讓農民早日跨入小康,為打造中原糧倉作出應有的貢獻。(記者 張瑞 張輝)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515-237873-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