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霧高山出好茶。周正祥 攝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宏冰 本報通訊員 羅玉蘭
“有一首紅歌可勵志,有一處氧吧可潤肺,有一池溫泉可養生,有一桌燉菜可品嘗,有一杯清茶可待客。”
4月3日,“大別山再出發,美好生活向未來”主題活動在信陽啟動,商城縣委書記胡培剛對“活色生香”的“大別福地、康養商城”的精彩推介,一時間刷爆了信陽人的朋友圈。
隨著第31屆信陽茶文化節的臨近,商城高山茶頻頻“出圈”,“熱”度居高不下,中國國際電視臺、央視農業農村頻道、央視財經頻道、新華網、河南日報等媒體接二連三地持續報道,讓商城高山茶香飄四海。
位于大別山北麓的商城縣,山勢陡峭海拔高,晝夜溫差大,生態環境優良,是盛產茶葉的絕佳區域。
“商城高山茶是信陽毛尖茶中的精品,高山茶園主要分布在海拔500—800米的高山上。”
“商城高山茶芽頭大、湯色清、香氣濃,耐沖泡、回味甜,解膩降脂、提神醒腦。”
“商城高山茶基本實現了從茶園到茶杯的安全。”
……
今年春茶開采以來,商城縣縣長魯新建多次出現在媒體鏡頭前,聊起商城高山茶,可謂是如數家珍,滔滔不絕。黨委、政府聚力打造“商城高山茶”區域公用品牌的力度,可見一斑。
茶鄉四月春光好,高山茶園云霧飄。4月19日,走進商城高山茶核心產區的蘇仙石鄉鄧樓村,遠遠望去,層層疊疊的茶園,從半山腰一直延伸到云霧深處,身穿各色衣服的采茶人,星星點點散落在陡峭的茶山上,仿佛盛開的各色花朵。
“我們村山多地少,種糧食養活不了一家人。在政策扶持下,村民們積極發展高山茶,茶園面積逐年擴大,群眾的收入也逐年增多。”鄧樓村黨支部書記易先海樂呵呵地說。
鄧樓村最初茶園不足500畝,如今已發展到8500畝,其中符合國家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標準的就有7000多畝。依托上好的鮮葉資源,村里已有茶葉作坊90余家,培育出茶葉龍頭企業5家,全村茶葉年產值超過6000萬元。
春山無處不宜茶,好山好水出好茶。近年來,商城縣大力發展茶產業,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茶業百強縣”。截至2022年年底,全縣可開采茶葉面積已近19萬畝,其中高山茶園12萬余畝,建成10萬畝全國綠色食品原料(高山茶)標準化生產基地,茶葉年綜合產值達18億元。
通過舉辦商城高山茶手工制茶大師賽、申報手工制茶非遺項目、策劃打造茶文化展覽館等多種方式,商城高山茶的“軟實力”也不斷提升。
內煉品質,外塑品牌。全縣上下形成共識,茶農、茶企堅持做綠色生態高山茶,政府持續加大對企業創建名優品牌的支持力度。如今,商城高山茶核心產區11家茶企通過綠色食品認證,15家茶企通過SC認證許可,全縣注冊茶葉產品商標62個。
持續擦亮“商城高山茶”區域公用品牌,商城縣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2020年,《商城高山茶團體標準》出臺并正式實施;2022年,成功注冊“商城高山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商城高山茶通過“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認證”,還獲得了2022年度“三茶統籌”先行縣域的殊榮。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729-290884-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責任編輯 / 張雪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