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
高標準農田建設讓“糧田”變“良田”
播種機正在播種。
天地啟春色,萬物生新意。
4月10日,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香加鄉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機聲隆隆,幾臺挖掘機分布在不同區域作業,以往的小地塊逐漸變成了大塊田。農機手駕駛農機拋灑有機肥、改良土壤,修建灌渠……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在廣袤田野鋪展開來。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伴隨吹拂的春風,記者跟隨香加鄉副鄉長馬成強走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施工區。在這里,有機肥堆成了一座座小山,一臺臺輪式裝載機將肥料鏟到專用撒肥機上,隨后農機手駕駛撒肥機開向不遠處的田間地頭進行施肥。田野四周,施工人員嫻熟地操作著挖掘機,挖出亂石、平整坡面。一旁,印有“精心施工創優質認真操作求質量”的宣傳標語十分醒目。
“實施新建高標準農田,將有效改善土壤條件、提升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進一步推動農業轉型升級。”馬成強說,“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嚴守耕地紅線,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切實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今后香加鄉將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目標,始終堅持底線思維和紅線意識,不斷鞏固和提升糧食生產綜合能力,把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好,高質量筑牢糧食生產基礎。”
“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強耕地保護,加強農田水利和高標準農田等基礎設施建設。”高標準農田項目施工負責人韓俊輝介紹,眼下是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黃金期,也是搶抓項目進度的關鍵期,香加鄉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于2月底開工,建設主要包含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田間道路等,目前,已完成全部工程的70%,剩余工程預計將在7月上旬全部完成。
據了解,香加鄉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于2022年7月立項,建設期限1年,總投資1320萬元。項目建成后,可改善項目營區農業生產條件,形成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澇能排、旱能灌的農田體系,實現農田高效管理,解決當地農民群眾農忙時用水難問題,持續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進入春耕備播季后,香加鄉紅旗村村民賈平在田間忙碌起來,他感慨:“過去,渠道間雜草叢生,冒水情況時有發生,渠末經常出現缺水或無水灌溉的情況,這一問題長期困擾著大家。如今,通過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不僅耕種規模得到擴大,同時水土流失也得到有效控制,農業生產環境明顯改善。”
近年來,都蘭縣按照鄉村振興和農村高質量發展總體部署要求,堅決貫徹落實國家糧食安全發展戰略,多渠道申報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以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業可持續增效和農民持續增收,全力推進高標準農田數量、質量、生態一體化建設。
“高標準農田建設是民生工程,更關乎群眾切身利益。”都蘭縣農牧和鄉村振興局干事章秀清說,為加強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監管,我們專門出臺了《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工程管護暫行辦法》等方案,把高標準農田政策措施落實情況作為工作監督的重要內容,通過實地走訪、翻閱資料、跟蹤督導等方式持續傳導壓力,力爭將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打造成精品工程、民心工程、廉潔工程。
數據顯示,2022年,都蘭縣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任務0.04萬公頃,涉及全杰村、紅旗村和團結村3個村落,其中高標準農田面積432.62公頃,道路面積4.858公頃,渠道面積4.772公頃。高標準農田建成后,項目區直接受益人口達396戶1241人,耕地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將顯著增強,預計增加糧食產量11.06萬公斤,人均年增收502元。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張洪旭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733-289922-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責任編輯 / 詹云清